嫡长子继承制乃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随意改变?
支持的人少,反对的人多,两派人当场在朝堂争执起来。
沈群山自然是极力支持。
贺章豫呆了许久才敢回神,看沈晏之的眼神复杂难看,最终什么也没说,保持了中立。
景崇帝不动声色看着众人争吵,而后淡淡道:
“兹事体大,沈编修尽快写出详政递上,待朕看完,再做定夺。”
说得模棱两可,未说支持,也未说不支持。
争执的两派人被噎得难以回话。
顾仲肃当即带头行礼:“圣上英明。”
这是他和景崇帝事先商议的结果。
此政要推行,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今日初作试探,弄清朝堂各官员态度后,再徐徐图之。
一场早朝,在这样的诡异气氛中结束了。
沈晏之出了正殿大门,当即被人团团围住。
有人夸他此计堪称绝妙。
有人唾骂:“沈晏之,你被俘四年,心怀不轨,刚回来就妄图改变祖宗规矩,这是要乱了大楚江山!”
不管好坏话,沈晏之都佯装无视,径直回了翰林院。
当天下午,他从翰林院回沈府,半路遇到刺客。
好在诸左身手了得,缠住了刺客,让沈晏之躲过一劫。
只是刺客身手高强,最终逃之夭夭了。
不管官位大小,当街刺杀朝廷命官乃重罪。
皇上大怒,命刑部严查此事,尽快破案。
满朝文武心里七上八下。
到底是沈晏之动了不该动的人,那些人一刻也不许他活下去才出手的?
还是,这是他自己做的一场戏,天子大怒,是想借此清除那些阻碍政策实施之人。
距离早朝过去才大半日,这事已搅的整个京都血雨腥风。
沈府不得不加强防卫。
第二日起,沈群山,沈晏之,沈成安出门多带了八个侍卫。
大雪连下三日。
第三日早朝,沈晏之将写好的政策详细呈上,名曰广恩令。
景崇帝看完大呼妙哉,当场下旨命顾仲肃主持推动此事,并同时升沈晏之为正五品直学士。
这场朝堂风云,正式拉开序幕。
沈府上下人心惶惶,除了采买的下人,大部分都躲在府里不敢出门。
第60章 油饼
东羌冬季漫长,经常白雪覆地,因在东羌长大的原因,秦归晚格外喜欢下雪天。
这几日,她安心待在郁秀院,屋里地龙如春,烘的她面颊粉红,气色极好。
外面大雪纷飞,一切刀光剑影都和她这个不受宠的东羌女无关。
沈家暂时没人搭理她,沈晏之也没来烦她。
这是她来沈家到现在,最轻松的几日。
她心情好,每日亲自在院内小厨房煮了一锅东羌人爱吃的羊汤,分食给院内人。
她平时从未苛刻大家,知春和两个仆妇吃完,对秦归晚越加有好感。
故而,当秦归晚支开三人去扫雪时,三人兴高采烈应下,毫无怨言。
今日是第四日了,大雪依旧未停。
秦归晚坐在青枝塌边,将刚刚做好的护膝收好,笑吟吟道:
“原本以为我没机会出去,要靠你去拿护膝找东羌商队。”
“结果,你受伤躺着不能动,我倒是有机会出门了。”
青枝坐在榻上,盖着厚厚的被子,眉宇间溢满担心。
“主子,沈家闹成这样,你出去真的安全吗?”
“应该安全。”她在这里无依无靠,没有选择,只能再相信沈晏之一次。
说话间,知春带着一个身材瘦长,看着利索干净的丫鬟进来了。
说是杜氏安排的,来顶替觅秋的丫鬟,名唤阿扇,今年十七。
秦归晚心下了然,支走知春,将阿扇带到主屋,询问对方之前在哪个院子伺候,平时都擅长做什么?
阿扇一五一十回答后,从袖口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奉上。
“主子,奴婢是大公子的人,他说,您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秦归晚接过信,果然是沈晏之的字,用羌文写的。
上面说阿扇会点拳脚功夫,是他安排的心腹,尽可放心使用。
秦归晚挑了挑眉,悠悠问道:“大公子还给你说了什么?”
阿扇回:“大公子还说,今日大雪纷飞,知你喜雪,他会安排你中午出去走走。”
“东宝桥那边有郑家油渣饼,您可以先去尝尝。”
“待他忙完,再专门陪你去吃。”
秦归晚怔了。
流放期间,为了方便融入当地,沈晏之被迫使用了拓跋居这个名字。
除夕当天,她眼盲发作不能做饭,忽然很想吃饼。
不过街上食肆皆已闭门过年,无处可买。
沈晏之笨拙地学着做饼,试了十几次都未成功,做出来不是过油就是过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