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雀定魂录(251)

纪尤尊想了一阵,道:“只是一起念书而已,怎么就成下人了呢?”

“碾墨压纸这种事,我自己也会做,不用别人帮忙。除非……我们轮流做对方的书童。知命是我的朋友,我不会让他来服侍我。”

纪尤尊见儿子心意已决,便不再纠缠,而是顺势问:“那你以后还会来找高先生和知命吗?”

“会的,你让别人陪我去就好了。”

“不用你母亲陪了吗?”

“我都说让别人陪就行了!”

“好、好……”意料之外的请求,让纪尤尊好奇儿子在打什么算盘。

自那一日起,梁紫砚便没再踏足高先生的家门。

纪莫邀依然如常拜访,和高知命谈天说地,有时也会借几本书回去看。

每次纪莫邀要带书回家时,高先生都会叮嘱道:“代我问令堂大人,这些书是否合乎她的心意。她若是喜欢,我可以给她抄一卷。”

那时纪莫邀还不知道,高先生执意要他将书给母亲过目,是为了让她可以第一个找到自己偷偷夹在书卷里的信。

而每次母亲出门时,若恰巧能经过高先生家门,纪莫邀一定会提前告知他们父子。虽然母亲没法再与高先生促膝长谈,但好歹能在马车经过的片刻之间,交换一个慰问的眼神。

纪莫邀和高知命在潜意识里都明白,对于他们父母而言,缘浅如斯,能须臾对视,便已足够。

光阴似箭,五年过去,梁紫砚虽再没能和高运墨说一句话,两家公子的交往却一直畅通无阻。

纪莫邀偶尔会在好友面前提及父母的近况,但从不多说。那份欲言又止的苦涩,正如他母亲当年一般。

高知命也不追问。有些事,即使对方不挑明,他也能嗅出端倪来。

直到有一天,纪莫邀提起母亲想回乡探亲的事。

“她自我出世之后就没有回过去了,一定十分挂念故乡。”

“也是,匆匆十年,也许已经物是人非……”

“她说想带上我。”

“那你岂不是很久都不能过来了?”

纪莫邀听到这里,卷起手中已被翻烂的《江表传》,道:“父亲应该不会让我去……你看完 《曹瞒传》 没有?该轮到我了。”

“回乡也不准么?”高知命递上同样破旧的《曹瞒传》。

“他以前就总说,出远门会耽误课业。”

“这算什么理由?且不说你课业向来优秀,就算他真怕耽误,你在路上也不是不能读书的啊。”

“我猜,他只是不想我和娘一起回去。”

“那他可准令堂一人回乡?”

纪莫邀摇头,“不晓得。我们还没问他呢。”他仰头望着书柜的顶端,“如果我可以永远不跟他说话,就好了。”

“是吧……”

高知命事后回想那时的气氛,就如暴风雨的前夕一般。他们两个都感觉到了,只是无法预知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三日之后的早晨,高知命远远见到纪莫邀骑马疾驰而来。

“知命!高先生!”纪莫邀吃力地牵住体型巨大的骏马,“快随我离开涓州!纪尤尊要来杀你们!”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紫砚呢?”高先生嘴上还在问,但两手已经飞快地在收拾东西。

“没时间了,高先生!父亲还不知道我跑了出来,你们赶快跟我离开这里!”

两句里,知命也已经屋里屋外跑了几个来回,“可你要和我们去哪里?”

“先去渡口,再行商议——快,他马上就会知道我来了这里。如果不和我一起走的话,他一定不会放过你们的!”

厄运真如山崩地裂般汹汹袭来,但对于高先生和知命来说,此情此景又似乎是意料之中——当年梁紫砚为难的神色,以及纪莫邀在某些话题上一如既往的寡言,都仿佛在暗示这一天的来临。

很快,高先生便与知命一同骑上了纪莫邀的马。

屋里传来不寻常的焦味,但纪莫邀已无心过问。

“可怜这马儿,要背上我们三人的重量……”高先生叹道。

“不打紧,”纪莫邀道,“这是我家最快最结实的马。何况渡口也不算太远,只要一上船,就可以还它自由了。”

飞奔一路,三个人都没有说话。作为一个刚刚抛弃了一切的人,高运墨表现出近乎异样的冷静。

(本回待续)

第三十九章 挥毫难 摆渡劫(下)

来到渡口时,恰见一位赋闲的舟子蹲在岸边洗牙。

纪莫邀率先下马,远远冲那舟子喊道:“过江!”

那舟子不紧不慢地回头,打量了一下纪莫邀的衣着以及他背后壮硕的骏马,便纵身跳到停泊在旁的小舟内。

三人随即登船。

“小郎君,你可有想过我ᴊsɢ们这是要去哪里?”高运墨问。

上一篇:吾妹多娇下一篇:城中有妖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