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屋里正忙着,只听外面悠然传来了一阵嘹亮的鞭炮齐声,接着便是妇人们欢呼,和傧相的吆喝声。
莹娘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小手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他来了。
陆清一袭红袍,韶光流转,出尘逸朗的俊颜光彩焕发,他的嘴角挂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上带着一众亲友来到了新娘门外,从喜婆手中接过一对象征着忠贞的大雁抛向了天际。
按照婚俗,新郎官还得在门外念上几首催妆诗才行,陆清自是早有准备,清朗的声音悠悠念了起来。
【娇羞不肯下妆台,侍女环将九子钗。】
【寄语倦妆人说道,轻施朱粉学慵来。】
“好,念得好。”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一首催妆诗念完,众人还觉得不太过瘾,又似乎觉得太过容易了,遂纷纷嬉笑起哄,要求再念一首。
这自然难不倒寺卿大人,陆清依着众人的玩闹,又从容地念了几首,只是他好似有意逗她似的,后边的诗词是越念越浮夸,更是惹得众人皆是哈哈大笑起来,直夸新郎官好文采。
“哈哈,姑爷真是好文采呀。”
“哈哈,就是,瞧瞧多会夸新娘子。”
屋内,莹娘听得是面红耳赤,忍不住捂起了耳朵,惹得丫鬟嬷嬷皆是掩嘴直笑。
众人也是难得见到,平日里总是不苟言笑的寺卿大人,那肃穆清冷的俊颜上,此刻尽是和煦的笑意。
门外继续闹腾,催妆诗念完了,众人又纷纷起哄着,讨那拦门红封,且红封要越多越好。
屋内,阿宝在一旁捂嘴笑道:“估计这是姑爷头回吃闭门羹呢。”
莹娘闻言,禁不住笑了起来:“可能还真是。”
陆清既是有备而来,红封定是备好了,他朝身后的友人一挥手,友人立即会意,随即将一个红布袋打开,把里头装着的糖果谷子、钱豆随手一抓,朝着空中一扬。
“哎哟,散银豆子咯,大家快捡啊。”
“哇,好大的银豆子,新郎官果真大方啊。”
果不其然,刚刚还堵在门口的众人,瞬间喜滋滋地跑去拾豆子去了。
不远处,嫁女心情惆怅的姜父看着这热闹的一幕,都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门口没了拦门的人群,陆清信步来到门前,抬起手来敲了三下。
听到了敲门声,眼看时辰要到了,屋内丫鬟们更是加快了手里的动作,福娘执起梳子,捧起新娘子的青丝,一边梳一边念道:“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张嬷嬷替莹娘穿上了婚服,将福果递给她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框,心中忍不住感慨道,夫人,您可以放心了,小姐遇到了能护她一生的人了!
张嬷嬷替她盖了盖头,哽咽道:“小姐,愿您与姑爷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今后的日子定会舒心美满的……”
莹娘的眼框瞬间便红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在一阵极响的鞭炮声中,莹娘被陆清抱着出了闺房,跨过了马鞍,就几步路,她不由频频回头望向父亲与弟弟,这一刻的酸,是没出嫁的女子永远不会懂的。
原本一直面带微笑看着两位新人的姜父,此刻悠然背过了身子,压了压的通红的眼框,而弟弟江恒早已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地看着姐姐。
拜别了父亲,莹娘被扶上了花桥,泪水涟涟。
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再次响起。
姜父挥了挥手,花桥抬起,喜庆的唢呐声响了起来,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地朝国公府而去。
进了陆家的门,陆清执着她的手来到明堂前,此时高朋满座,红烛摇曳,傧相吟唱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完堂,随后二人被丫鬟婆子簇拥着进了苍松院,也就是陆清住的院子,由福娘子铺好红被褥,且在上头撒上了桂圆,花生,红枣等吉祥物后,二人并排坐于榻上,共结镜纽。
福娘手持绑着红绳的剪刀,为新人各剪了一缕发丝,将剪下的发丝打成结后,置于绯色的锦袋中,象征为结发夫妻。
随后福娘又端来了交卺酒,两人各执一盏酒,交臂而饮,酒饮完,新房的礼便成了。
陆清挑起了她遮在头上的红盖头,呼吸不由一滞,芙蓉不及美人妆形容的便就是眼前人的美。
这时候,一众闹洞房的小辈都冲了进来,待见到新娘子的容颜后,竟纷纷愣住了,其中一少女不由喃喃道:“瞧见了么?大嫂美得好似那天上的仙娥……”
陆清眸中含着笑意,那面上的春风得意怎么掩都掩不住,无异于在宣告:我的媳妇,自然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