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娘急忙将水盆搁置一旁,从中拧起一块干净怕子,忙道:“大人,别动,让妾来处理。”
闻言,陆清便没在动,垂着两只手任她处理。
船上没有太夫,但好ᴊsɢ在他们的行囊里有止血的金创药,莹娘连忙让丫鬟取了来。
陆清低头盯着她微红的美目,看她的小手忙碌的给他上药包扎。唇角不禁微扬,做恶般的亲了亲她的耳廓,笑道:“这么担心我啊?”
莹娘见他都伤成这般,还有心思开她玩笑,便红着小脸道:“大人先去榻上躺着,妾去拿些吃食来,您用完便早些歇息。”
“嗯。”
莹娘将手中尽是血迹的帕子放回水盆中,替他掖好被子,便出了去。
等她端着一碗热粥回房时,发现人早已睡去。
她坐到了榻边,静静望着呼吸渐匀的男人,心中忧虑渐渐浮现。
见他伤成这样,她本以为自己不会太过在意,但心中那份担心与心疼又做不得假,想到这儿,她的喉间多了一股从未尝过的苦涩。
平心而论,陆清对她越来越好,她又怎会毫无察觉?
但她也知道他们的身份差别宛如鸿沟,她便一再告诫自己,无论他对自己多么的好,她都万万不可动心,否侧它日他另娶他人,自己将会陷进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有些事注定没有结果,她心中亦不敢思量半分。
因着陆清负了伤,回去的行程便慢了许多,船只航行了数日,而后又换了马车,他们终在十几日后回到了盛京。
眼下盛京已然进入冬季,入目皆是银装素裹,雪白一片。
陆清回到京城后,便第一时间带着账册入宫复命去了,而莹娘也得了应允,带着两丫鬟回了姜府小住了几日。
姜府里,弟弟恒儿围着姐姐开心的转了不停,上次姐姐回来没两日就走了,他哭了许久,现在姐姐又回来了,且还带了很多好吃的,小家伙开心不得了。
在苏州那会儿,陆清并未限制她走动,所以在陆清没在雅兰院之时,她便悄悄地带着丫鬟上街买了些当地的有名的小吃,还有一些小孩子玩的稀奇玩意儿。
她将吃食一一分给了丫鬟与嬷嬷们,自己则抱着弟弟慢慢喂着他吃了起来。
小家伙窝在她怀里甚为乖巧,她喂一口他就吃一口,听话的模样令莹娘忍不住鼻尖泛酸。
现在天儿这般冷,也不知爹爹牢里如何了?
第二十二章 世子
年终尾岁,进了腊月的盛京入眼皆是白雪皑皑。
京城之中各家各户早便着手置办起了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深冬的天儿,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
莹娘这几日都住在姜府,因自小怕冷,她便整日抱着汤婆子,呆在屋内与阿宝一起打着络子,虽然冷了些,但总归,能与家人呆在一起,还是令她欣喜。
这几日,街上忽然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大街小巷时不时传来敲锣声,好像是在传什么人要回朝了。
“阿宝,外头这般喧哗,是为迎接何人?”莹娘疑惑地问道。
“小姐,您还不知道吧,是平阳王边境退敌有功,携长子班师回京城复命,今日便要到达了。”
阿宝将自个知道的一五一十告与了莹娘。
她点点头,便没在过问太多,这些事情她一个姑娘家也不太懂。
响午后,外头喧哗声更甚,恒儿便有些坐不住了,到底是小孩儿心性,这会儿听得外头的动静,便嚷嚷着想要去瞧瞧。
“可是外头极冷,不然姐姐教恒习字吧。”
“不嘛,姐姐,恒儿就要去瞧瞧大将军的模样。”
最终抵不住弟弟的央求,莹娘便只好带上面纱,与阿宝带着他一同前往玄武大街上。
此时天气虽寒冷,但街头两旁亦是站满了夹道欢迎的百姓,大家时不时朝城门探去,相熟的便在相互闲聊,场面有点吵杂。
“听说啊,平阳王世子这次斩下了敌方将领的头颅,可谓大功一件啊。”
“可不是,世子今年二十有四,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领,将来前途不可估量啊。”
“我听闻世子至今还未成婚呢,而且本人更俊朗不凡,真不知哪家小娘子有幸能入得了他的眼。”
耳边是看热闹之人的窃窃私语,莹娘听着不免也有些好奇起来。
此时一座雅致的茶楼二层某个雅间,一扇半开的支窗正对着大街之上。
蓝雅儿难掩兴奋地对城门方向不停眺望,她盼望了这么久,父亲与兄长终于回来了。
雅间内,陆清坐在圆桌旁,把玩着手中的茶杯。
今日舅舅平阳王回京复明,蓝雅儿想提前见到父兄,嘉禾群主担心街头人多杂乱,便让他一起过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