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往讲台上一站,便有班长喊起立,“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程希就简单地自我介绍了一下,“大家好,我叫程希,以后就教咱们班的数学。”
之后也没让学生自我介绍,她拿着卷子点名发试卷,把花名册都勾了一遍,依靠不错的智商,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字和脸就对上了。
她也没打算讲卷子,那些是初中的内容,高中课业挺紧张的,立马就转入上新课模式。
第二节课的时候,教研组长王老师抽空过来了,坐在教室最后面开始听课。
程希因为原主的记忆,对这种其他老师听课有经验,也没有特别在意,继续讲自己的了。最后20分钟,她把这两节可的知识点都串了一遍,由点及面,再延伸到试题上。
又在PPT上展示了相关的两道题,“今天的课程就是这些,我放了两题,大家花最后这几分钟做一下。”
等他们做完,程希对了一下答案,95%的学生都做对了。没做对的那几个,程希讲题的时候重点关注了一下,也能搞懂的,不过就是有些粗心。
可能教学效果确实不错,大家基本都听懂了,一说下课,学生们非常大声喊“谢谢老师、老师再见!”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亮的。
王老师也从后门走了出来,程希就迎了过去,两人边走边说。
王老师笑着说道:“程老师不愧是特级教师,讲得非常好呢。但我也要跟你提个小小的意见。”
程希毕竟是第一次在现实中实操当老师,确实没什么经验,虚心地请教道:“好的,您说!”
“程老师你可能之前带的都是重点班,讲课的节奏比较快。可5、6两班都是普通班,学生们的基础和接受程度可能不太能跟得上。现在是新学期开学、又是新老师,他们觉得新鲜,注意力比较集中。可时间长了,听课的效果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么好了。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把讲课节奏放慢些。”
程希认真地听着,表示受教:“好的,谢谢组长。之后我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节奏的。”
她没有一下子就打算改变自己的上课节奏,但表示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因为还是新学期,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一个互相磨合的阶段,程希打算再看看。
如果学生接受得好,她还是坚持自己现在的节奏。如果不太行,再调整。
第二节课下课,是学生做广播体操的时间,程希抓紧这段时间到办公室接了杯水,这种连续讲两节课还是有些废嗓子的,而且3、4节她还要给6班继续上课。
怕自己嗓子受不了,程希就拿出手机在网上买了个小蜜蜂,打算以后上课都用它。
给6班上课的时候教研组长没有来,办公室里其他几位没课的数学老师都来听课了。程希没有放慢节奏,还是跟上5班的课一样的。
这两节课上下来,程希发现她在办公室里的人缘变好了,大家做什么都开始喊她一起了。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征服了他们。能进市一中当老师的人要么靠过硬的能力,要么靠过硬的关系。
很多人其实都不喜欢那些“关系户”,但现实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况,市一中作为全市最好的学校,教师的各种福利也是最好的,再加上处于市中心,老师们自然也向往这所学校,拼了命地往里面挤。
虽然自己有特级教师的名头,可别人还是会怀疑这个名头的水分,只有靠真正的实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叫大家听听,人家才能信服,正真地接纳你。
程希上了两周发现自己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跟上自己的节奏,只有个别几个存在困难。
那几个学生,程希关注了一下,发现就是入学考试成绩比较差的那几个,于是就想利用晚自习给他们布置另外的作业,跟他们家长联系,准备周末免费给他们线上补几个小时的初中基础。
家长们知道老师这么热心地给自家孩子补基础,开心极了,也不问问自家孩子乐不乐意直接就同意了。程希也成为了令人“讨厌”的老师。
害怕只给这几个学生补课,其他学生认为不公平,周末前程希还在两个班特别说明了一下:“给大家也上了2周的课了,我对大家的水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大部分的人还是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的,只有几个同学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初中的基础没打好。为了大家的进度保持一致,不落下任何一个人。老师打算在周末给这几个学生补一下初中的知识。”
程希这话一出,对自己水平有清醒认知的那几个学生瞬间变成了苦瓜脸,开始哀嚎。
其他人被他们这惨杨逗乐了,大家都是一个班的,程希这个老师还喜欢搞小测验,大家彼此都知道各自的水平,程希都不用说,大伙都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