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59)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安临琛还是颇为满意的,如此紧召之下,能响应者之多,已经超乎了他的预料。

更何况,这次科举,选的是他急缺的、全新的、可以被他打磨的人才。

安临琛深知,一个人才的标准并不只是这些书面化的东西。但在现今的朝代,科举取士仍旧是很重要的环节。

不说别的,至少识字。

刚好,等人考出来了,吏部那套武官考试制度差不多也该出来了。刚好拿来用用……嗯,全新的人才配全新的制度……

安临琛感慨了会,讲视线从号舍上收回,对着整个考场开启了全面感知。

能撑到乡试第三场的考生们至少毅力不错。

来都来了,顺便看看他们的脑子……啊不,想法好了。

很快,大片心声气泡出现在号舍上方,崩溃灰暗者居多,里面也夹杂着不少颜色和内容都还不错的人选。

安临琛重点扫了过去。

其中一个离明远楼很近的号舍里,有个荡漾舞动的心声吸引了安临琛的注意力。

居然有人越考越开心?

安临琛看着那满屏的粉色爱心泡泡、以及一排流的‘嗯~~’‘哎~~’‘啊嗷~’‘啊~~~’陷入了沉思。

总觉得这人在想些什么过不了审的东西。

明明是在严肃的考场,为什么这位考生给人的感觉是在看小黄文?

此间号舍里的人正是陈玉成,他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心声给皇帝陛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接将‘粉色考试狠人’、‘疑似在考场上想小黄文’的标签狠狠贴在了身上。

安临琛看完了一圈,便直接下了楼回去了。

后面等着的人,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见到皇帝。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汗湿的后背提醒着他们并不是无事发生。

正经科举考完,后面还紧跟着了一个单开的‘工科科举’。跟着乡试之年走。

这一科,考的东西看似简单,却没先例可循,只能摸索着来。

同样是三年一届,哪怕是完全创新的条例,一个‘工秀才’的名号,以及正经读书人一半的待遇,足够吸引一些人的眼光。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陆陆续续,倒也收到了不少报名。

后续安临琛并没有跟进也没有放在心上。

说到底,这也只是最开始场的乡试,注定要刷下去九成不止的人。

秀才晋升举人而已,新科举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会试一科或三科不中,也可以经过吏部的“拣选”或“大挑”就任低级官员。

若是真有本事,会试到殿试,有的是需要他好好看的机会。

科举井井有条之时,安临琛像是终于想起了之前推给兵部的兵中考核晋升之事。

兵部尚书石笑淮对于陛下的‘神兵利器’垂涎不已,自是尽心尽力的将这件事办了个妥当。武试部分他拉着项伯和很快定完了。文试部分,石笑淮缠上了吏部尚书严莫藏。

严莫藏也算是个不拘一格的小老头,硬是被他缠得没了章法。

甚至搞到后来,严莫藏一看到他就头大。硬是从最初的‘尿遁屎遁’,发展到后来的‘啊家里小孩儿又哭着要祖父了’、‘今日似感了风寒’、‘老太君哭我舍不得正在安慰’等等借口张口就来,各色套路无师自通。

吏部本就有一套完整的官员考核制度。只是原本的考核制度是按照‘年’来作为时长的。除却办成大事揽下大功劳者外,正常考核制度都是三年为期。

陛下突然提出要这么一份‘按成绩排名’作为标准的考核制;他们自是得要从头梳理出一份可靠可用,言之有物的流程。

新考核制度的编订让吏部迅速运转了起来,从上至下都处于紧张的忙碌状态。

偏石笑淮那家伙明明也忙,却越忙越精神,还总是拿些具体题目来烦他。

他怎么知道单篇文章里,笔者把帘子写成蓝色代表了什么心情啊。

就不能帘子本身就是蓝色的,笔者只是在写实吗!

类似的奇葩问题层出不穷,才是严莫藏躲着这个同僚的根本原因。

紧赶慢赶,题目出来了。

最先遭殃的就是兵部和吏部的底层小官们。毕竟题目出来了,总要有人先做出来看看吧?

各部的侍郎郎中等人还好,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二把手,出题居多。

对于下面的小官员们,他们真就是每天做不同的卷子啊。除却做卷子还是做卷子,上衙时候做,下衙了还要带回去做!

脸都做青了!

好在倒霉的不仅仅是他们,他们过完的题目,但凡确定下来的,全部都会拿去京城大营中发放。从上至下,不管识字多寡,都要答上一遭。

美名其曰‘模拟练习’,免得真正开考后连试卷是啥样的都没见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