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54)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群常年坐办公室的人,能有什么好体格,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高强度训练。

安临琛:“朕很失望。”

此话一出,不少人脸色由红转白,一些感性的老臣,直接红了眼眶。

陛下的否定……

呜……

见识多了,一大群不年轻的老爷们一齐‘欲语泪先流’的场面,安临琛到底还是坚强的扛住了。

他继续:“你们是大锦官员,已经是大锦数得上数的人才。”

“表现如此之差,朕怎么放心让尔等上战场。”

安临琛在偷换概念。

自古以来,哪有强要文官上战场的。何况真要上战场,也不是需要人人拿兵器上前砍人的,调度、后勤、文书、粮草……多得是能用笔杆子的地方。

安临琛本身就没打算真让这些人上战场,他只是需要个借口让开启‘废除贱籍’这项政令罢了。

皇帝紧需人才,手下官员却多数靠不住。

还有比这更光明正大颁布‘扩选人才’政令的时刻么?

安临琛:“温卿、陈卿。随朕回宫。”

温宏文、陈达声音洪亮:“臣遵旨!”

随着帝王的离去,一道面向全国、影响深远的政令,快马加鞭出了皇城。

第22章

太和元年八月六日,帝连发两条教民榜文;从京城到地方,各地的官府告示和法令同步更新。

其一,取消贱籍制度,新立户籍,仍私蓄奴者为重罪;其二,开放田地恒产登记,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

锦朝承袭楚朝制度,准确来说,算是承袭明朝制度。

封建王朝有的弊病它同样不少,比如最让人诟病的奴隶制。

最初还只是分出贱民制度。在此基础上,蓄奴成风、谎报人数借以避税的世族大家越发猖狂。奴隶越来越多,贱籍人数也越来越多。

只一个人这么做之时,忐忑仓皇者居多;人人都这么做的时候,便成了正常与正义。

其实安临琛能直接用‘新帝登基’作为借口大赦天下,顺势废除这项延续了千年的制度。

扯出他想要亲征,有部分理由是想兜个圈子,但说到底,就是想折腾人。

这政令他是一定要发出去的,绕个圈子,无非是消磨官员的精力让他们少作妖。

他可不想自己刚发个政令,下面一群不肯执行、阴奉阳违,头铁让他三思的。

一些大臣,有点精力就鸡蛋里挑骨头,他不爽很久了。

天天喊着‘陛下三思’。

自己也三思一下,为什么会被皇帝扔去军训。

*

现今社会等级分类为士农工商,贱民是不属于这个行列的。他们没有分级,就在最底层,贱籍世代相传,不能改变、不能科举、不能当官、不能跟其他阶层通婚。

消除贱籍,归于正常户籍,一来有助于了解现今到底有多少人;同时,变为了正常居民,就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可以增加税收,降低管理难度。

之后的各项政策都基于此才能展开。

下午,京城顺天府。

作为实际上的京城县衙,顺天府尹姚志成迎来了他上衙以来最忙碌的日子。

昨日皇帝巡视完毕官员军训方阵后,很是失望。他这个方阵中的一员,当时真真是羞愧难当到无地自容。

陛下对他们寄予厚望,他如此抵触军训,他愧对君恩啊!

可这军训……他、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好在他还没伤心多久。陛下就派人来告知,后面的军训免了,所有人都回去休息。

他刚松口气,结果从大营回家的路上,就被一道紧急诏令拉回了衙门。

倒不是皇帝宣他,但确实是直发的政令下达,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展开。

想来皇帝骂完他们回去就发了新诏书。

这样的全国性政令,他是作为京城官员,自是第一批分发到的。

姚志成调完人手后,盯着最上面的诏令,两眼发直,愣愣出神。

脑袋里思绪翻涌。

废除贱籍,所有主奴契作废,朝廷不再认可卖身契、奴隶契。所有民众不再有良贱之分,都是平民。

摊丁入亩,改征户税;不再用人头税,按资产论税……

他家里的小厮似乎很多都是卖身契握在手里的,他是不是要回去准备新的长工契……

不对,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协助户部办理新户籍,重新登记恒产,哎,这也是个大工程。

果然是为征兵做准备吗……

啊!他们居然让陛下失望至此吗……准备从天下所有人之中取能人?

地方豪强们不会阴奉阳违么……谁家没几个奴隶佣人……

何以报家国……呜呜呜……陛下啊~

姚志成思维疯狂跳跃。

想着想着,不禁哽咽出声,两眼通红,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又怕眼泪弄花面前的折子,忙把折子推远了些,另一只手甩了甩,整个大袖将脸盖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