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澜,那就是个占有欲满满的,嗯、心机绿茶太医院医师?
她不知道绿茶这个词是怎么从成品茶的一种,变为对人的形容的。
但是,对上那位,她确实觉得很贴切啊!
哪有哪位大人会整天把‘我已经嫁与了娘子,娘子怎可薄待我’作为情趣一直挂在嘴边的哇!
“江大人京城人士,怎么会在这里遇上李太医?”黄如月半是好奇,半是转移话题,她可不想突然听好友一脸甜蜜地吹嘘自家相公,“我记得李太医家也久居京城了哇?”
江萤笑笑,她们已经在京城住了快二十年,久到所有人提起他们便已经习惯当他们是京城人士了,但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逃命路上的点点滴滴。
这些不足为外人道,她只挑挑拣拣地说了自己当初与姐姐‘逃命’时,遇上过李家祖孙两,他们更是救了她的命。
这段经历黄如月还没听过,立刻兴致勃勃地听了起来。最后两人才聊到后面几日的行程。
“钦差大人说了他主要去银行,这宣传裁缝机的推广路线让我们来定,江大人你既然来过,有没有什么推荐呀?”见江萤看了过来,对面女郎眼神灼灼,明亮异常,就差拉着她撒娇了,“好姐姐,我虽家出姑苏府,但是下面那么多县镇乡的,我一个人搞不定啊!”
她又不是正经官员出身,那些文书看得她是真头疼哇!
江萤笑着接过这个任务,随手在文书上一个比划,“按路线来吧,姑苏府的下一个,便从这小谭村开始吧。”
她也想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那亲爱的父母和弟弟,过得怎么样了。
*裁缝机,借的是现代脚踏缝纫机的壳子。
*程光宗,设定是xyy症,恭喜求子得子的程童生。
第97章 番外·江萤(二)
这一日,谭山村日升月落的寻常日子被敲锣声打破。
‘锵——’
“钦差南巡,带来新式裁缝机咯——”
‘锵——’
“钦差南巡至此地,有需要的人家午时过后村口广场集合——”
‘锵——’
巡游的官吏们来来回回地说差不多的话。
今天的程童生,这个点正好还在田埂上,他内心激荡,就如之前许多次一样,朝着正北方皇帝的位置纳头就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副做派引来了一个小吏的眼神,不过他也只是友善地笑了笑,并未做出什么多余举动,而是继续往前走宣扬了起来。
这是他们的工作。
大锦的宣传力度向来快而准确,从皇城的昭告,到发到百官手上的公文,再到贴在墙上的告示,最后到利用小吏们的口口相传,面面俱到。
看不懂文章没关系,总有人会到他们耳边说与他们听。
大锦的官员们,大多都有这种‘下基层’的锻炼。
现在国泰民安,大锦屯兵并不严重。不过没什么仗打,不代表武官和士兵们就清闲。刨去边境镇守的战士,境内的士兵们除却日常训练,更多的用处是在民生上,清道修路、征收税务、挖沟造渠。
以及,用来镇场子的时候更多。
现在当兵,除却要做实事,还要上课,叫什么‘加强思想教育管理,争做大锦标兵。’
比如当地修路了,他们要派人看着,也可能要人下场;宣传政策了,他们要派人宣传,忙起来当地府兵都要挨家挨户去做讲解去。天灾人祸了,他们上,抢收来不及了,他们也上。
不管是大到打仗的大事,还是给百姓摘果子的小事,都做。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不仅得了民心,更是得了圣人赞扬,说他们大锦的兵都是‘子弟兵’,忧百姓之忧,想百姓所想。
或许现在还没有到军民一家亲的地步,但普通人对军队已从单纯的敬畏到现在敬畏中夹杂着仰慕,算是种很大的进步了。
至少现在明面上的官吏,首要都是‘为民’,这让他们在进村的时候远比前朝官兵受欢迎。
午后的广场上,一队排列整齐的官兵们有序地守着场地安排人进来。
这次的缝纫机宣讲交流会是在谭山村,但面对的却不止谭山村的村民,而是整个望亭镇下属的所有村子。
会选在这里,一个是上面的大官圈了,另一个,确实是谭山村很合适。
谭山村处在整个望亭镇最中间,同时又是最接近姑苏府城的村子之一,这里的人勤奋,消息也灵通,又多数以刺绣、织布、养蚕为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生态循环,很适合作为投放缝纫机的试点。
能选到这里不奇怪。
望亭镇下属的乡长和几个附近村的里正,都很开心。
他们整齐地往这边赶着,不过这类交流会向来不会苛责,每次讲的东西都会循环反复,只要在与会期间到达,那必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