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25)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刚好方便群臣。上完朝,无缝衔接到自己办公室开始忙碌。

惨啊。

安临琛本想摇头叹息一声来表达自己的同情,想起自己现在走在大街上,默默收回了自己想要长吁短叹的做法。

走着走着突然摇个头,想想还怪智障的。

安临琛不紧不慢地走到工部大门面前。

但工部大门紧闭,除了门上悬挂着的两个大灯笼,连人影也无。

安临琛:“嗯?怎么没人?”

麦冬:“陛下,早已临昏,暮鼓都已经敲响过了。大家早已散衙了,此时有值班伙夫。您需要进去看看吗?臣去敲门。”他并不想要知道帝王突然想要来工部干什么,只知道自己老实带路就是了。

安临琛:“大家每天上班……上衙多久?”

麦冬:“通常晨聚昏散。除却需御门听政的大臣们,都是卯时(5点)要到衙,申时半左右(4点)走。”

安临琛:“……”

有些尴尬。

他一时脑抽,觉得现在的时间不算晚,却忘了这里是没有电力的封建王朝。人们作息跟着太阳起落。

现下天空完全变成了蓝灰色,已然有入夜的趋势,稍稍往上抬眼就能看到亮起来的星辰。

人家自是早已下班。

小云塞给资料庞大繁杂,他囫囵吞枣式的消化下来,对于书中的朝代也只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按照历史排序,如今时间表也该对标清朝了,想来各路发展应该比较完善。

晚风吹拂在脸上,安临琛兀自笑了起来。

确定自己完全安全以后,他真的松懈了太多。

常识问题都能抛到脑后,略显智障。

不过他这个皇帝都这么忙,底下的人这么早下班,不太好。

安临琛收回思绪,决定在继续逛一逛。

真实的古代夜景,他很好奇。

电影电视剧里也好、书本描写也罢,都只是后人复原、窥其一角罢了。哪怕以后他会习以为常不再投注目光,至少这一刻他兴致盎然。

如今各地虽刚刚喘息过来,但天子脚下已然繁荣起来。甚至因为还没具体规章制度的发布,钻空子的小商小贩反而更多,比平时更为繁荣些。

安临琛出去也有地方逛。

麦冬面上老神在在的跟着皇帝,私下里却在哭自己的小荷包。

陛下身上半毛钱都没带,等会还是要他出血。希望陛下能记得打赏他。

T^T

第10章

盛京的建设程序,是先建皇城,包括帝王宫殿和百官办公、居住场所。后围绕皇城定内城,作为官眷百姓居所。最后在内城的正南方向规划了一大片外城,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了整个盛京城池。

天子坐北朝南,皇宫正坐落在整个城池的中轴线上。官府同样集中于这条中轴线上,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锦安侯登基是大势所趋,是以这座城没有遭受炮火,保存的非常完好。除了时间带来的痕迹,并没有新增伤痕。

如今帝王登基,皇城各处自然也早已被理顺,顺利运转起来。

安临琛对皇宫内部好奇,对外面更是好奇。皇宫日日要待,一对比,自然是外面更吸引他一些。

马车上,安临琛仔细回想着盛京整体布,但显然他对这方面的存储量不足,便又将视线转向了万能秘书。

麦冬:“……”

万能秘书麦冬任劳任怨的科普了起来。

安临琛在这不急不缓的声音中慢慢勾勒出一个盛京城。

盛京形制规正,东西较长,南北略窄,平面呈长方形。

整座城共十三座城门。依势而建,各有不同。

北面为内城的最外围城墙,只有两扇门,左为德胜门,右为安定门。

南面则有着最大的城门永定门。永定门作为外城城墙的正门,为整个盛京的入城门,同时直通内城的正阳门。

左安门和右安门居其左右。

正阳门作为内城正南门,又处于中轴线上,为整个盛京的正城门。

是以规格最高。

门楼五观,蔚为壮观。

同面城墙上西是宣武门,东是崇文门。

如此一来,整个地图上,南北向除了西便门和东便门外两个小门外,再无其他城门。

剩下的东西向外城墙上各有三个。

分别是西边的广宁门、阜成门和西直门;东边的广渠门、朝阳门和东直门。

城内和城外的交通,便依靠这十三个城门相连;城内街道宽敞平整,和城门相连接;同时南北干道之间穿插着东西向的横街,经纬分明,排列规整。

这些大小长短不一的街道,给盛京划出了极具特色的街巷胡同。

据资料记载,整个盛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00条,其中有名有姓的胡同约460条左右。可想而知居住人数不算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