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临琛此时随口兴起的说教,却在安北宸的心中深刻了很久很久,久到作为家训一代代流传了下去,直到后世帝王专.制解体,安家也平稳成功的转型保存了下来,既没沦为吉祥象征,也没解体染血。
这一切,都来自他们那迷人又眼光长远的老祖宗。
今天的注释很长,都是将礼记素书啥的,不喜欢可跳过。
注释:
①《乡三物》中的六德、六行、六艺,可当名词作解。
②这段后还有: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翻译:
天下普遍共行的大道有五种,而实行这些大道的美德有三种。就是说:‘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交朋友之道。’这五种就是天下共行的大道。‘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就是天下共行的美德。而实行这些大道和美德的方法只能是诚实专一。
有的人生来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是在遇到困难后去学习才知道这些道理。虽然人们掌握这些道理有先有后,但是到了真正知道这些道理,他们又都是一样的了。有的人心安理得去实行这些道理,有的人是看到了它的益处才去实行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勉强去实行这些道理。虽然人们实行这些道理有差别,但是当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却又都是一样了。
③出自《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中国历代各朝多以孝治天下,在不同程度上对‘亲亲相隐’这一思想都有所继承。
④翻译;礼是一种行为标准,人人都要遵循着去做的一种行为规范。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一个人的勤奋,每天要晚睡,并且早起。以成人伦之序,以维护人和人之间的顺序。
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是赞叹周公求贤若渴之心,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
相关典出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释义:
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能之士,接见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思贤如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简介:
周公姬旦(?~公元前1105)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
主要作品:《诗经》《尚书》的部分篇目、周礼
主要成就:制礼作乐,经营成周,讨伐叛乱。
第83章
日子开始趋于平淡,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都差不多。
但今天的安临琛却收到个较为神奇的折子。
“武官考核通过申请?张秀秀的?”
安临琛一脸惊奇。
最初的兵中考核制发展至今,已经被逐步完善修订成了‘大锦官员考核制’;制度年年革新,但内核绝对不变,即只要自身有雄心有能力,皆可去考取自己心仪的岗位体系。
不管从文从武,这一条都适用。
当然,机会只有一次,且转职最少降低半级。
再后来,更是有了一种单独针对初入官场的新官员考核模式——可自主申请去哪个部门。
申请成功后,可去该部门考试,试卷的出题和批改都会经由该部门最顶层的长官和至少两个二把手经手,重要岗位上,皇帝也会过问。
最终会有一批人共同决定是否要录用新官员。
部门长官们本来就有自主调任些下方官员的权力,如今有了考试成绩,不仅能落实在纸面上,还留有了记录可供抽查,且并不是人人都舍得拼搏上来的位置,这‘申请考试制’出台后,一时间各个部门都活跃了不少。
张秀秀可是这一届的状元郎,千万人中才杀出来这么一个,结果她竟然想报考武将,这份血性与决心倒是令人惊叹。
她如今的品级不算高,下面却将折子送了上来,想来也是心痛失去这么个人才,不想放弃。
这折子是麦冬过手整理的,他也印象颇深,见皇帝惊讶出声,他笑着回了自家陛下,“是的陛下,报考是六品兰翎侍卫呢,据说文武皆是近乎满分的成绩,是个厉害的。”
兰翎侍卫,正六品,领侍卫府编配九十人,通常以武进士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