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只两个果盘而已,卖了二十两银子!除去手续费,他也到手了十八两;加之之前按照统一价卖掉的一些其他小物件,短短几天,他赚了二十六两三钱的银子!
这是他有生以来赚得最大的一笔钱,还不算多费力。要知道,之前工部招工盖房的时候,他每天当着力工,搬砖拌灰、挑土抹墙,每日才能拿到三五十文钱。他足足跟了三个工地,才将将凑够这来上学的学费和食宿。
现在,距离他学这门手艺不过半年多,不仅回了本,还赚了那么多!
一时恍若梦中。
其实整个玻璃制造局,从上到下都处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
若按给出的规章里,正常想要申请结算,一月一次,可在月底到月初申请。但因着快要过年了,若没有特别情况,帝王封笔之时,他们制造局那肯定也是跟着放假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就能够去申请结算,直到十二月二十六日。
王书是第一批冲去领结算的,当然像他这样的不止一个,美到冒泡的也不止他一个。
像是王书这种过惯穷日子的会愣住,但那些个有点家底的,第一反应都是这项手艺果然能赚大钱,自己没白来,接着开始琢磨自己去哪里开店。
毕竟精品的瓷器昂贵,精美的玻璃器自然也不多承让,只要自己能做出来,那开店的目标绝不遥远。
这玻璃器皿是比那琉璃耐用不易碎了,但也和那些个瓷器一样,是消耗品。打碎了要再买吧?起新房要换新门窗吧?锅碗瓢盆摔打完了总要再买点新的轮换吧?
尤其在知道万翡阁那些贵重玻璃器的标价之后,不少工匠燃起了熊熊野心。
春节就快到了,皇帝的奖赏基本都到位了,这番玻璃奖赏与买卖开放,使得一大波人脸上带笑,也使得玻璃的火热程度更上一层楼。
报纸上同样刊登了此次与民同乐的盛况。
但最近,这个热点消息就被另一个爆点消息覆盖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年前最后一刊报纸放出。
这份报纸最大的版面留给了楚蕴灵。
【感天动地之举,盛京报社主人楚蕴灵,捐百里长水泥路!】
标题就是那么的朴实无华。
朴实无华的标题中的主人公长长舒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没有直接在标题里就写她的名字被刻到碑上去了。
只要没在标题中看到刻碑两字,她就能当做看不到正文里的‘永安路’三个字;将自己的名字刻上碑文并竖立在一段路的开始处作为标识,实在是、实在是令人有些害羞。
楚大人掩耳盗铃地安慰好自己。
这就是之前楚蕴灵进宫和皇帝商议之后的最终结果。
最开始她不明白皇帝为什么选她做这个表率,但在经过皇帝叔叔的一顿忽悠;哦,不,是深入浅出的讲解后,楚蕴灵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这头一份的大旗。
既然是要她来当女子的标杆表率,那她定然是最挺立、最傲然的那一根!
漠北边疆,蒙河边城宁川城城外,今日开通了一条被命名为‘永安路’的崭新官路,整整百里长,正是永安郡主出钱捐赠的路段。
昨日,人们刚把那块刻着‘永安路’三个大字的路碑立好,今日,这些就登上报纸啦。
它在默默无闻中动工,完工后却迎来了举世瞩目。
捐赠的选址在这里是安临琛默许的。
报宣司虽直属帝王,但起初报纸体系运行的成本、人力楚家都有投入,他是个只拨款提要求和等成果的,后面的盈利上,也是五五分成,楚家只拿一半的利。
现在又想借人家的名头打gg,给点实际好处才是真的。
同时,报宣司属于帝王,报宣司卿主动站出来捐路,可不就是代表着帝王的态度。
报纸铺得那么广,稍微有点心思的人都能明白这是条赚钱的路子。
楚家的女儿赚钱了,想给自家父亲的辖地修路有什么问题?
没有。
安临琛这个皇帝,基本上盛京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了几个大将军驻守的边城,所以边城的水泥路开铺时间并不比盛京晚多少,这里的百姓对水泥路并不陌生。
而蒙河的人们对永安郡主的名头同样不陌生,这是他们家将军的掌上明珠,也是他们蒙河的天之娇女。
报纸上只着重突出了楚蕴灵‘报社主人’这个身份,但是在楚家辖地,大家伙都知道这是他们地儿出去的、聪慧又厉害的小郡主!
听说小郡主现在当上大官啦,能上朝面圣啦,真真是,光听着就让人腰杆挺直、倍儿有面子。
盛京过年,蒙河也过年,但今天的宁川城,有些不太一样,许多百姓一拥而入,目标明确的奔向挂着楚家标志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