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137)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安临琛不由侧目,他只给了茂林高那么一点时间看资料,这人就能将脉络理出个七七八八了?

不愧是能爬到尚书位的能人。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三合土’就是一种以各种灰石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或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

但既然都是‘混凝土’,那他干什么不把现代的混凝土,水泥,给折腾出来。

最重要的是,玻璃做出来了,得卖吧?

玻璃和瓷器一个比一个易碎,安临琛也没想着只赚自家的钱,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必然都不会放过,外面的银子比较香。

想要富,先修路。

这话到哪里都是至理名言。

其实一开始安临琛就想把这东西拿出来。无奈大锦刚太平,人心不稳不说;朝中能用的人太少,这等利器贸贸然拿出来,受苦的可能还是底层百姓。

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修什么路。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朝中的前朝留臣们十有八九都是窝囊废,胆小的还勉强能用,偏不少以周忠为代表、又蠢又狠的蠹虫,他半点功劳都不想让这些人沾。

没人能用,怎么推广新事物。

“肃静!”

茂林高的声音将安临琛飘远的思绪拉回。

“洪青林,你迅速派人将这单子上的东西挑拣出来,还有起一个高炉备用。”

洪青林,工部左侍郎,茂林高的直系下属之一。

茂林高的声音刚落下,前排一个人迅速出列答是,拿上单子带着一波人下去了。

干脆利落。

有他打头,后面再被点到的人有样学样,都带着任务恭敬又快速地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茂林高,陪在帝王身边。

茂林高是有些忐忑的,别看他吩咐起来沉稳有力,其实他的心是在空中飘着的。但一来,不能在皇帝面前露怯;二来,他对陛下拿出的东西有信心。

最重要的是,就目前看到的,过程并不难。

他打眼看完,水泥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

既将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等原材料按比例磨细混合,然后进行煅烧,经过高温,再将煅烧后的产物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就形成了水泥。

流程有了,比例有了。

只等着有人做出成品罢了。

安临琛就当没看到这坐立不安的心声,拉着茂林高继续逛工部。

工部除却各种纸制材料以外,同样很多各种样式的模型。

路面桥梁的、水利水车的、织布纺纱的、种地耕田的、行走代步的……不一而足,安临琛还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不少堆集的蚕茧。

衣食住行样样概括到,堪比一个大行动器具博物馆。

安临琛逛的津津有味。

时至中午,这才有人来请安临琛。

倒不是出了什么成果,而是午饭时间到了。

原本的经筵时间被安临琛悄无声息的换成了午膳时间,并让身边上上下下的人一齐习惯。所以到了时间,即使安临琛没传膳,也会有人前来问一声。

眼前是个不算熟悉的太监,陈鞍。

陈鞍声音恭顺:“陛下,午膳了。”

今天麦冬调休,安临琛出宫是心血来潮,干脆点了别人跟着,是以跟着安临琛出来的是御前的另一个公公陈鞍。

陈鞍此人,寡言少语,性格硬邦邦不够圆滑,无趣不讨喜,但做起事情来却稳准狠。

所以他的位置也很合理,不在帝王跟前伺候近侍,却同样在御前做事。

安临琛看着眼前的寡语的老实人,也没为难他,直接在工部摆了膳。

安临琛:“劳逸结合,茂爱卿,一起来吃?”

茂林高:“……尊者辞,不敢辞。谢陛下。”

茂林高的餐桌礼仪很好,又是分餐制度,看起来两人都吃的十分安稳,但安临琛却非常肯定他一定食不知味。

因为茂林高整个人都处在一种‘麻了’的状态下。

除却所有重臣都赴宴的宫宴,这还是茂林高第一次单独和皇帝吃饭。

陛下明明很年轻,接近了也不难相处的模样,但越是靠近,他就越是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总觉得自己由内而外的被看光了。

这就是君威莫测吧。

一顿饭吃饭,安临琛要的水泥已经出了一点样品,正在降温。

众人看着眼前的粉末面面相觑。

这‘水泥’还真像茂尚书所说,是粉末状物品,他们的身上、手上、脸上甚至发丝上,都沾着些许灰色粉末。操作事项上有提示最好拿着棉布掩住口鼻,有人嫌麻烦没戴,现在更是呛得满口满腔都是。

这东西到底成没成啊?

最后还是洪青林拍板,去请人了。

皇帝没到跟前的时候,怨皇帝不关注工部,现在皇帝到了,却又胆小不敢上前,是个什么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