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婉贵妃突地笑了下:“徐家薄有些家财,届日会送银两布帛到薛府。只是平白送这些东西上门,难免叫外人议论。”
“贵妃的意思是……”要赖账?
赵国公后半句话没能说出来。
婉贵妃紧跟着对那位贵人道:“您有所不知,魏王其实与薛府颇有些交情,这位薛家姑娘的兄长薛宁,与魏王颇为投缘,每日里在一处写诗论词。这般情谊,却险些被徐府上几个蠢货给毁了。”
婉贵妃这番话还是在洗脱自己的嫌疑。
明摆着告诉所有人——
我们与薛府本来关系很好的,此事都是蠢货从中搅局。
但婉贵妃这样心黑的人物,会只是洗白那么简单吗?
果不其然。
她紧跟着便道:“我那大哥有一子,先前在东宫伴读,如今也要参加春闱入朝。正是他们那一辈中最出色的人。我便做主为他求娶薛家姑娘。如此将坏事办成喜事,徐家愿以黄金作聘,丝缎为媒。将来徐家有多少的好东西,都是薛家姑娘的。这不正是名正言顺,也最最恰当的补偿吗?”
薛清茵:“……”
你是懂补偿的。
把受害者嫁给加害方,对方还是一个没见过面不知道眼睛鼻子歪没歪的陌生人,我这个受害者还得感恩戴德是吧?
第31章 不过是个小丫头
婉贵妃这番话一出口,赵国公和金雀公主眼中,都飞快地划过了一点嫌恶之色。
“一事归一事。”贵人吐出这五个字。
婉贵妃闻音知意,也就闭嘴不再提。
薛清茵可算是松了口气。
一个个都上赶着给她保媒拉纤,但凡要允许的话,她一个人娶四个也不是不行。
但这不是社会不允许吗?
那就还是算了吧。
一个个看着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贵人放柔了声音,温声问赵国公:“贤成,你觉得如何?”
“贤成”大抵是赵国公的字。
贵人这样称呼他,可见关系亲近。
赵国公低下头,躬身闷声道:“这话本该问阿风,可惜他生了一颗榆木脑袋,痛了、苦了,从来不知道说。……不如问问薛姑娘,这般处置能否出得了心中那口气?”
一时众人又看向了薛清茵。
薛清茵舔了下唇,不敢说话。
好在这时候宣王突然开口了,语气一片漠然:“不过是个小丫头,她能知道什么好坏?”
“也是。”赵国公应着声,转过了身。
“今日您能来到此地,为阿风主持公道,贤成已别无他求。”赵国公朝贵人拜道。
贵人终于又笑了,他缓缓起身:“嗯,正值春日,何苦将光阴浪费在此处?贤成随我赏花游湖,湖上对弈饮酒,岂不快哉?”
赵国公又回头多看了一眼薛清茵,然后应声跟上了贵人。
婉贵妃也跟着起身道:“记得送薛姑娘回府,路上仔细着点,莫要磕了碰了。”
这话听来是关切。
但薛清茵觉得阴阳怪气。
等众人都散去得差不多了,领薛清茵来的那位赵国公府总管迎了上来:“还是我来送薛姑娘。”
“不必了,本宫来吧。”金雀公主插声。
总管面露迟疑之色:“这……”
金雀公主冷笑道:“怎么?还疑心本宫?方才不是都已经说清楚了吗?薛姑娘在本宫的府上受了惊,本宫还要好生安抚她呢。”
“不敢,不敢。公主殿下请。”总管自觉地后退半步。
他们与公主府本来就不是敌人,这时候也没必要忤逆公主的意思。
薛清茵垂下眉眼,乖乖地跟在金雀公主身边往外走。
往前走了不知多远,金雀公主才蓦地出声道:“今日吓坏了吧?”
薛清茵想了想:“还好,本来是要怕的。但见公主也在,赵国公也是个慈和的人,便没什么好怕的了。”
金雀公主一下被逗笑了:“赵国公是个慈和的人?”
她连连摇头,心道薛家姑娘看人可实在不大准啊。先是说宣王是个渊清玉洁的君子,又说赵国公是个慈和人。
不过,她对薛清茵这句“但见公主也在”,倒是十分受用的。
这句话可见薛家姑娘对她的信任。
这很是难得啊。
“你怎么不说宣王?”金雀公主笑着问她。
薛清茵:“嗯。先前不知道宣王殿下也在呢,直到出声才发现。”
“然后?”
薛清茵暗自嘀咕,金雀公主怎么突然开始刨根问底。
但她还是乖乖答道:“然后就更放心啦。”
金雀公主笑出了声:“嗯……方才国公府上的小公爷朝你冲来的时候,宣王将手边的茶盏都打翻了。”
“咦?”薛清茵稍作回忆。
好像当时……她是听见了什么东西打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