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芳凝视着谢溧清隽的脸,忽然正色道:“阿溧,我说出来,是因为我想要你帮着我,一起掩护这个宝物。”
谢溧:“好。”
他说‘好’时,没有迟疑,干脆又利落。
许秀芳道:“今天跟你进山,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其实可以将很多山里的特产,都用这个宝物运送出来的,只是要想好山里的这些特产,该送到哪里去,最好是能给这些土特产找到一条正经的销路,我们就能给大舅公、大柱舅舅他们这些住在深山里面的人改善生活了。”
“不仅是野猪桥、老虎洞……这些山民,还有我们坝子村、谢家村这些山民,我们也是有很多土特产的,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人……”
坝子村与谢家村,两个村子加起来,已经有一千多口人了。是附近人口非常多的村庄。
这些人口,都是劳动力。
只要能够想办法,给这些人找到另外一条生路,许秀芳相信,他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改变这座绵延不绝的大深山的贫困局面的。
谢溧握着许秀芳的手,在她说话时,始终没有松开。
许秀芳能感觉到从他手心传来的温热,无形中,也给了她力量,她轻轻说:“阿溧,前段时间我陪哥哥在医院时,有一次隔壁床位来了一个人,他是邻省的,是到咱们镇上出差时不小心扭伤了,才住院的,不过就住了两天就出院了。”
谢溧安静听着。
许秀芳道:“我听他跟几位来探病的人闲聊,知道那人的身份,是一个什么农资社的厂长,他们那里也是乡下,不过因为有农资社,生活条件比我们好很多了。”
“那个农资社,我也了解过了,其实就相当于咱们这边的国营厂,只不过不是招城里人来做工人,是召集了同村里的生产队,甚至附近好几个生产队的人员一起忙活的,农资社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村里的土特产,卖到其他的地方,换回来的钱,就发给社员们……”
许秀芳看着谢溧,说:“大舅公他们那里的茶叶,我觉得就很好,如果我们也想办法成立一个农资社,去卖茶叶的话,你觉得能卖出去吗?”
谢溧接触到她期待的眼神,笑着点头:“那茶叶很好,可以卖出去。”
许秀芳被肯定了,很开心,当即就露出笑来,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本来我都忘记在医院里见过的那个农资社的厂长了,喝了大舅公他们亲手炒制的茶后,我脑袋里就总有同样的想法。”
本来,她最初想到的是种草药,他们黑山这里有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土地,环境也特别适合中草药的生长……
只要种植了中草药,肯定可以给村里人改善生活的,但种药材需要时间,也需要技术……
这些暂时急不来,可茶叶的话,就是现成的,炒茶、制茶的技术,他们也都有……
所有的资源,人手,都是现成的,只要利用起来,找到稳定的销路,就能直接创造收益了。
接着。
许秀芳跟谢溧说了自己很多的想法,大多都有点像小女孩在发梦,有点天马行空的,不过谢溧始终没有出言反驳她。
谢溧听着许秀芳说了很久,许秀芳停下来后,谢溧适时地给她装着温热水的水壶,说:“喝点水。”
许秀芳接过,轻轻抿了一口。
谢溧抬手,揉揉她微蹙的眉心,道:“秀芳,你的想法很好,我也认为有可行性,我们回去后,找村支书跟大队长商量一下,最好是让他们牵头,来成立这个农资社。”
许秀芳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
坝子村那边,有她爹许强在,许宏达、何福贵两个主要的村干部的工作,是很容易做通的。
况且,关于种植药材这件事,许秀芳之前就跟她爹提了一嘴,她爹也比较支持,不过因为没有明确的计划,这件事就一直搁置着。
许秀芳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带着坝子村、谢家村、还有咱们沿途遇见的那几个村庄的人,一起做这件事。”
除了坝子村与谢家村,更远的深山里面的村庄,大大小小,加起来只有十几个,这些村庄的人口是远远不能跟坝子村、谢家村比的,拢共的人口,估摸着也不到500个人。
也就是说,野猪桥、老虎洞,以及其他的村庄,加上谢家村与坝子村总共,估摸着也不到2000的人口。
野猪桥、老虎洞……这些村庄,暂且不提,只要做通了坝子村跟谢家村两个村子的工作,应该就可以开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