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也遇到过好几个村庄,不过那些村子人丁稀少,最多的一个村庄也就两百多口人,大部分就是百来十口、几十口人。
大舅公这个村子,人更少了,老老少少,加上所有的青壮年,只有21个人。
这边的耕地面积很少,大多都是山,且很少有大面积适合耕地的面积,这里的山民,也归属与黑山公社管理,不过黑山公社只是挂个名字,人口多的地方还好,越往山里去,类似于大舅公家里这边的山民,实际上是过的却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就算公社要征集粮食,也征集不到他们的份上。因为他们的粮食产量,都不够他们自己吃,就算某一年大丰收了,但山路遥远,要将那些粮食运出来也是一个问题。
于是——
黑山公社对大深山里面的小村子,就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了,只要他们能保证自己的吃喝问题,那就再好不过。
……
山路艰难,终于又翻越了一个山谷,已经可以瞧见前方炊烟袅袅了,谢溧停下来,转向许秀芳,见她脸红扑扑的,忍不住升起一丝心疼,他轻声道:“累吗?下回我就不带你一起来了。”
许秀芳摇头:“我不累,我什么都没有带呢。”
谢溧望着她,柔声道:“已经快要到了。你看到那个地方了吗?就是那个半山腰的位置,那边就是大舅公家里。”
许秀芳抬头看过去,发现确实很近了,不过要走过去的话,至少也要半个小时。
看了一眼天色,许秀芳笑道:“我们继续走吧,争取早点到。”
谢溧趁着四下无人,将她揽过来,紧紧抱住:“秀芳,辛苦你了。”
许秀芳小声道:“你注意点影响呀。”
谢溧轻笑:“我观察过了,没人。”
接着。
他在许秀芳的额头,落下一个吻,才放开她。
许秀芳摸了摸脸颊,小声嘟囔一句:“你每天都要亲好几次,都不累吗?”
谢溧闻言,露出个浅笑,却是不回答这个明显有问题的问题。
怎么会累呢?
怎样也不会累。
……
两人抵达了大舅公家,村子就坐落在半山腰上,全部都是木屋,一座座的吊脚楼,看起来十分具有特色。
其实,以前的坝子村与谢家村,也都是住的吊脚楼,后来经过不断的开荒,耕地面积也增加了,建筑用的材料也更改了,就变成了一栋栋的土坯房。
土坯房比木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每年都要像木屋那样做防潮、防腐烂的防护。
土坯房只要养护得当,住个几十年没问题,木屋却是不行的,养护不当的话,十几年就毁了,必须要重新盖。
两人才抵达半山腰,没有走近,就见到一个拾柴火的老头坐在路边,年纪估摸着有六十好几了,对方一看到谢溧与许秀芳,忍不住眼睛一亮,心里暗暗想这两个年轻人,长得真是好看。
想了想,对方忽然问:“你……你是不是树根与春花家的小子?”
谢溧礼貌喊了人,就有些困惑:“老人家,您是?”
老人拍了一下手,笑道:“我是你小舅公的邻居,你喊我一声卢涛舅公也行。”
他的名字就叫做何涛。留在这个村庄生活的人,全部都是卢姓的。
谢溧也知道,这里的人,只要跟大舅公一个辈分的,只要是叫舅公、舅婆……那就准没错的。
谢溧笑着道:“卢涛舅公,我大舅公、大舅婆在家里吗?我带着我媳妇过来看看他们。”
许秀芳也跟着喊了一句:“卢涛舅公。”
小舅公与小舅婆早年已经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儿子,谢溧要叫做舅舅,去看过大舅公一家后,就会转去那边看看舅舅。
老人家卢涛笑着道:“在家呢,估摸着现下已经回家了,你俩赶紧过去吧。”
谢溧想了想,道:“那您背柴火慢点。”
卢涛笑着摆手:“不碍事,我们是常年在这里生活惯了的,哪里哪里都熟悉,不用担心,你们赶紧过去吧。”
谢溧:“好。”
谢溧就拉着许秀芳,走向大舅公家里,走了几分钟,才到了一座木屋面前,木屋的屋前屋后,都收拾得很干净整洁,门口还摆放着一堆的柴火,隐约间,听到了狗叫声。
谢溧轻声对许秀芳道:“秀芳,大舅公跟大舅婆都是很好的人,你不要紧张,等会儿跟着我叫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