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宋合珠。
被发现后的宋合珠不躲不避,表情自然地向着她露出一笑来,而后就自顾自地继续放风筝去了。
周雪韶虽有不解,不过没有将之放在心上。
风筝高飞,每一只外观都大不相同,因此极好辨别谁高谁远。而在她们几人之中,当属宋合珠的那只青鹰飞得最高。
裴姗手里的是一只花蝶。
起初是最低矮的一只,后来许是手感渐好,竟直飞上升,居于第二。本来到这里,裴姗已心满意足,可是不曾想到第一的青鹰要将她彻底比下去似的,在极短的时间内越来越高,裴姗也被激起了心气,便就着青鹰追逐。
她想着春苑内尽皆低矮花丛,没有过高的树木和建筑物,便大胆放出手中线股,尽情尽力地将花蝶放高放远。
眼看即将追上青鹰,裴姗欣喜至极,却不想天上的青鹰风筝忽地一晃飞到旁处,裴姗追逐习惯了,一下子贴了上去,眨眼间竟是与裴妙的风筝缠到一起。
绞缠住的那一下,两只风筝双双失了方向在半空打转。
裴妙惊呼一声。
周雪韶闻讯看去,就看到风筝从云端坠落的情景。
“姗姐姐……”裴妙反应过来望向裴姗,她眼眶微红,几乎要哭出来。
裴姗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心切之举会造成如此局面,当即也慌了神,带着歉疚好言好语地同裴妙说话。
“姗姐姐,那风筝……”裴妙也没有完全怪罪裴姗,情绪稳定后,她望着风筝坠落的方向,表情可怜。
久持线辘,周雪韶的手发酸,适逢方才亲眼瞧见了两只风筝落下的大致位置。
周雪韶上前。
“我与姗表妹去寻风筝,你在春苑代我放一会可好?”她将手里飞得正平稳的风筝向裴妙递去。
那是一只大蜻蜓。
裴妙知她是一片好意,接过去后弱声道:“姐姐请放心,我会放好的。”
周雪韶见她认真的模样,不由得一笑。
不一会,周雪韶与裴姗二人出了春苑。依凭风筝坠落时的方向,她们大致判断出两个最有可能捡到风筝的地方,裴姗在近的一处找,周雪韶则去了远处偏院。
周雪韶走到偏院外面的时候就瞧见一只悬于院墙上的风筝——鱼型,是裴妙的,那想来裴姗的那只花蝶也近在咫尺。
她在院外寻了一圈,不曾见到,之后才入院中仔细寻找。
一炷香后,周雪韶在假山与假山相连的一处空隙较大的地方瞧见了裴姗的花蝶风筝。可是那里太过偏僻,不见阳光,尤透着一股阴森之气,周雪韶隐隐觉得不安。
不过美丽的花蝶风筝就在眼前,她还是顺着石子小路往里走了进去。
周雪韶拾起风筝,正想掐断风筝线。
园中走廊上忽而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前一后凌乱得很,似也有人声窃窃而语,绝不止一人。
斜光将他们的身影映在走廊上,然而不待周雪韶细看来人,背后忽地窸窣作响。
她心中才浮露出半分惊疑之色,下一刻就被拉住了衣袂,周雪韶甚至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陷入了黑暗之中。
“谁?”
第11章
◎魏襄似乎与她心意相通◎
阴暗逼仄处,隐藏着假山的洞口,周雪韶被人拽着进去的时候,是全然猝不及防且心慌意乱的。她连连后退,踩到了那人的脚上,他也不呼痛,只是用单只手限制周雪韶的行动。
周雪韶下意识的开口问他是谁,他却不回答。
衣衫摩挲,假山洞内的氛围微妙,和与他共骑一马时一样,一种浓稠的紧密的情调环绕在他们身侧。
几个呼吸之间,周雪韶稳住了心神。
“魏襄。”她叫了他一声,“你怎么会在这里?”
而此时假山之外的走廊上传来的声音愈来愈大,周雪韶清楚听见两道人声,紧接着,身在暗处的魏襄开口:“且看着,莫说话。”
周雪韶心生迟疑,不懂他为何要这样说,顺着魏襄的视线看去,周雪韶见到正对假山洞口的长廊上先后走来两人,一男一女,男的是裴绛,女子则为……
“宋姑娘。”走在前头的裴绛顿住脚步,回过头对身后的人说道:“就送到这里吧,我要去旧经阁,与姑娘不同路。”
那位“宋姑娘”慢慢走了出来,于暗中的周雪韶这才望清是谁。
宋姑娘——宋合珠满目真切的望着裴绛,“裴二公子去旧经阁,合珠不能相伴左右吗?”她问。
因她语声绵绵柔细,裴绛所以不愿他再继续跟着自己,但也无法严词以对。
“宋姑娘,这不合适。”思来想去,裴绛只托出这样一句。
于宋合珠而言更无甚说服之意。
“我钟情你。”她脱口而出示爱之词,不像寻常女子那般羞涩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