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与魏珩的婚事,周雪韶说不上来自己是什么感觉,亦或者根本无感。与魏珩婚事到了最后,其实只是她谋求安心的手段。
只是可惜。
如若周雪韶真能与魏珩成婚,又岂能有魏襄今日对她的诸多“冒犯”。
听到魏襄这样说,周雪韶也倒觉得眼下这是个推心置腹的好时候。
周雪韶向魏襄问出了她长久以来一直留存在心中的一个疑惑,“当年的这个时候,你虽与我初见,嘴里却没有一句实话。”
“你根本不是江都人士。”周雪韶说道。
魏襄收敛了面上笑意,“你错了。”他说:“我少时在江都名声最盛的‘琼林书院’读书,因家中之故,十数年间很少回去。与其说我并非江都人士,不如说我生在上京,而养于江都。”
“这么说倒是我误会了你。”周雪韶笑了笑,对他的这番辩解不以为然。
魏襄缄默。
他听到周雪韶再问:“我记得当时我还问过你,为何要来元洲。你告诉我说,你也是来寻亲的。如今再看你这句话,全然是……”
“是真的。”不待周雪韶将否定的话说出口,魏襄脱口而出。很快,周雪韶向他投以疑惑的眼神。
魏襄牵动唇瓣,笑了下,“仔细想来,确实是不实之言。”说到这里,魏襄话音一顿。
过了一会儿,魏襄继续说道:“不过,也总算是有可信之处。至少最初遇见你之时,你与魏珩的婚约尚存,我来元洲寻亲寻得自然是你这么一位未来兄嫂。”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魏襄从一开始就只告诉了周雪韶一半,至于另一半,他那时候想得太远,与周雪韶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走到他设想中的完美境界,周雪韶就已经离开了他。
如今再想,他当时也算是负气在身。
魏襄把一切都打理好,然后只把光鲜亮丽的那一面展示给周雪韶看,而等到周雪韶发现余下灰暗时,已对他失去了信任。
后来周雪韶不辞而别,无非是怕了他也怨恼了他,魏襄都知道,但他知道是一回事,他不能忍受周雪韶默不作声的离开是另一回事。
走的云淡风轻,什么都没有留给他,若非魏襄早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是一路人,恐怕只得暗自伤神。
再就是今日他强行将人留在身边……
种种,皆是因他当初负气意行。
面对周雪韶,魏襄其实本来应该能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偏偏一步踏错,往后步步皆不能严丝合缝。如果说没有悔意是假,但往事不可追,与其在周雪韶面前懊恼悔恨,不若一探来日期会。
更何况他现在不还是有未知之事,没有向周雪韶说明么?
这一切思绪,在他心底留下痕迹后,都化为平静。
眼前逐渐泛起一星两星的灯光,光影重叠,照亮整片江面。水波粼粼,若天然雕饰,泛起波光如稍有折痕的青翠绫罗。
花灯一只一只从画舫上推入江面,清润的光泽伴随数千数百的花灯映入了周雪韶的眼帘。
一切和当时相像。
诚如魏襄所言,是他们初见之日,即便周雪韶从没放在心上过。见此情形,周雪韶心生动容,但依然默不作声,并不向魏襄表露。
身后忽然多出一阵嘈杂声音。
他们在栏杆那头,魏襄没有在意。反倒是周雪韶,不知为何要回头一望。
身后也有许多灯影相照,在重重密光下,周雪韶分明看到一人,男子容貌依旧。
就那么一眼,周雪韶认出那是她身在元洲的表哥,裴绛。
在这一刹,周雪韶的一颗心几乎要提到嗓子眼。是惊喜,是紧张,是……担忧。她眸光轻瞥向魏襄,他似乎正在思考什么,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
周雪韶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小心翼翼盯着裴绛在画舫上走动的身影,可是裴绛迟迟没有要走过来的意思,他甚至没有注意到栏杆处的她。
周雪韶焦急。
这是最好的机会。
眼看裴绛往别处走去,周雪韶下意识地呼唤:“表哥。”
第57章
◎脚链◎
江面花灯光火掩映之时, 魏襄眸光微动,就注意到了她不同寻常的模样。偏过脸去,顺着周雪韶的视线看过去, 魏襄也见到了她所见之人。
是裴绛。
倒是一位故人。
或许是对周雪韶的宽心, 确信周雪韶不会借此向裴绛求救, 也或许是他起了玩心,魏襄想知道周雪韶最后的选择会是什么。总之, 魏襄没有出声警告她,甚至连一句提醒都没有。
二人在栏杆前并肩而立,却心思各异, 魏襄静静注视着她, 在周雪韶有所行动之前始终保持平静。
直到裴绛越走越远,眼看连这一面都无法见到, 周雪韶心里着急,权衡过后呼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