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看她一眼,捧着签筒递向她,“小施主可抽一签,解答心中的疑惑。”
桓玉珠一怔,随手抽了一签。
“小施主想问什么?”小和尚接过签文一看,微微笑道:“小施主可是想寻人?”
本来玉珠还有些意兴阑珊,听到寻人二字,杏眸一亮,忙点头,“小师傅,你怎么知道?这签是凶是吉?”
“第六十六签,萧何月夜追韩信,中上签。”小和尚看着签文道,“琢玉先须成利器。自然不必费心机。东西南北从君往。到处相逢遇故知。”
喜春和陈婆子都跟着眼睛一亮,忙道:“人还活着吗?”
小和尚却不肯再多说了,只双手合十拜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玉珠回了一礼,走出寺庙,嘴里念念有词。
*
马车声辚辚,桓玉珠仍在马车上苦思冥想灵签的意思。
进了城,马车从青凤街走过,路上有冰雪印痕,两边有厚厚的积雪。
时值正旦,路上没有什么行人。
喜春一直扒在车窗上往外看,陈婆子等人也都在四处找寻桓颢的踪影,一个一个瞪得眼睛都发酸,可惜一无所获。
“东西南北从君往。到处相逢遇故知。是说我随便走哪条道,都有可能遇到他对吗?”桓玉珠自言自语道。
“姑娘,可是现在天快黑了,咱们没有时间继续找了。”喜春回头,看了一眼小姐道。
“没事,也许就是要天黑了才能找得到。”玉珠眸光坚定,“萧何月夜追韩信,说的不正是有月亮的晚上吗?”
“可是,”喜春点点头,“姑娘,太太嘱咐了,天黑之前一定回府去的。”
“找到人再回去,”玉珠咬了咬樱唇,语气坚定,“你放心,有我呢。太太怪罪下来,我会顶着。”
于是,马车绕着金陵城的各条街道漫无目的地跑了一下午,直到月上东山。
马车转了几圈,一无所获。
随行的小厮劝小姐回去,“三姑娘,回去罢。太晚了,在外面溜达,恐不安全。”
“再绕最后一个巷子,找不到,咱们就回府。”玉珠安抚道。
途经一条肮脏的巷子,有一群脏兮兮的乞丐围上来讨钱。
“小姐行行好,给点钱罢。”
玉珠撩起车窗,看了那群乞丐一眼,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便让喜春借点钱给她,“算我借你的,回头还你。”
喜春掏出自己的压岁钱,下车给了那些乞丐。
乞丐散去,靠墙的角落里还蹲着一个小乞丐。
月光照在小乞丐的身上,他瑟缩在墙角,脑袋埋在腿上,看起来像是睡着了。
他让玉珠想起了桓颢。
桓颢在外面漂泊,她希望他也能遇到好心人。
她希望好心人能够给桓颢足够多的银钱,帮助他渡过难关,此时,她便想也给这个小乞儿同样多的银钱。
因为,她相信,也许她传递出去的善念,会被下一个人接收到,从而惠及桓颢。
“嬷嬷,你借我点钱。”
“姑娘,要多少?”
“有多少借多少。”
“我只有五两银子。”陈婆子从自己贴身的内夹层袋里掏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玉珠。
玉珠又找马车夫和小厮们都借了个遍,总算凑齐十两银子。
她让喜春送过去。
“喜春,你唤醒他,叫他去找个客栈睡。”
喜春捧着钱,答应着去了。
喜春缓缓走过去,把钱袋塞在少年的膝盖上,柔声道:“这是我家姑娘给你的,你去找个客栈睡觉罢。”
说完,喜春爬回了马车。
“走罢。”玉珠道。
车轮滚地的辚辚声再次响起。
此时,角落里的少年终于醒来了。他拿着手里的钱,睁眼看向驶离的马车,顿时心中一暖,有人救了他。
他饿了三天,本想就此饿死自己,死得也干净。
他在街上晃荡了许久,没有人同情他,怜悯他,他觉得这世间冰冷刺骨,和这冰天雪地的金陵城一样。
谁知,他竟然遇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善人。
他掂了掂手中银子的分量,不轻,得有十两。
一股暖热从胸腔中迸发出来,温暖了他早已冻僵的四肢百骸。
他的父母不爱他,家人嫌弃他,咒骂他,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给予了他厚重的温暖。
他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走了,他得回报人家。
于是,少年扶着墙艰难地撑起身子,颤颤巍巍地朝马车追去。
他气喘吁吁,虚弱不堪,但他咬牙追上了马车,拦在马车前面。
马儿发出一声嘶鸣,前蹄腾空跃起,桓玉珠等人往后栽了一跤。
“你干什么?我们已经没钱了。身上的钱,全叫小姐搜刮给你了。你还想怎么样?”马车夫很惊讶,也很提防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