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宴辞并没有从珣帝突然转变的态度里感受到多少温情,可他必须演戏,争取珣帝的同情和支持。
他突然红了眼眶,哽咽道:“父皇,儿臣无碍,父皇不必担忧。儿臣所奏之事,并非虚言。若三天后,证明儿臣没有说谎,父皇可否允准儿臣,同晁直和孙世宁一道儿下江南巡视科考?儿臣真的很想亲自查明当年被割卷顶替一案的真相,恳请父皇垂怜,成全儿臣。”
默了良久,珣帝终是点头答应。
回到东宫,穆宴辞召来齐方,吩咐他去找一位卖字画为生的贾镇,“……你别泄露底细,只扮作寻常慕名而去求字画的客人便罢。”
齐方躬身应是,“殿下,需要小人做什么呢?”
“你仔细观察一下他的相貌,气度,还有买两幅他的字画回来,就行了。”
齐方不明所以,但是认真地点了点头,准备退下。
穆宴辞却扬手制止道:“等等,你再留心观察一下,看他身边有没有出现什么女子,尤其是年轻女子。”
“是。”齐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懵懂地退了出去。
太平县。
颜闲的正字已经记了六个半了,此时距离穆宴辞离开太平县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又三天,他掰着柔嫩的小指头,拧眉数着数,忍不住唉声叹气。
爹爹说好过一个月就回来看他的,怎么一个月都过去了三日了,爹爹还不回来?
圆青见崽崽这样闷闷不乐,还在思念着那个人,她的心里也不好受。
她相信那个人一定记得自己的承诺,但他却未必能做到,毕竟朝中局势纷杂,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太子,他还不能轻易决定自己的去向。况且珣帝也未必愿意让太子总在外面历练,很危险。
圆青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主子,不好了,倭寇打来了!”李老头喘着粗气,从外院匆匆赶到内院道。
圆青眼瞳一扩,倭寇?
上辈子她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她并不知道江南此时会发生倭寇进犯之事。
太|祖朝时,也曾有倭寇进犯东南沿海一带,只是那时有名将魏拯在,横扫倭寇于海岛之上,将其打回了海上老家,已有数十年未曾再犯我大晋边界,如今卷土重来,而大晋朝重文轻武久矣,早就没有能打|胜|仗的大将军了。
这可如何是好?
“李叔,倭寇有多少人,现在到哪儿了?确定会打到咱们太平县来吗?”圆青心提溜到了嗓子眼,尽量用冷静的口吻问道。
李老头急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只说:“听说有四千人,所向披靡,已经打到仓平州了,很快就要打到我们这里了。主子,咱们逃到乡下去把。”
圆青惊疑:“去乡下就有用了吗?万一他们追到乡下,那我们岂不是死路一条?”
李老头:“咱们可以躲进山里,倭寇不熟悉这里的地形,找不到我们。我们就安全了。”
圆青点头,“那咱们赶紧收拾一下,去山里避难。”
正忙乱地收拾着,初一回来了,他带来一个更糟糕的消息。
倭寇已经打到了太平县,知县洪侃已经下令封城,出不去了。
圆青:“怎么这么快?不是说才打到仓平州吗?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就打到太平县了?他们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会飞吗?”
第051章
太平县。
城门已然封闭, 圆青等人是出不去了。
太平县内一共只有约五百人的士兵,且都不是正规军,要抵抗骁勇善战的倭寇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且人数上也差得太远。
倭寇总数四千余人, 太平县一共才五百不到的普通士兵, 八个人打一个,可以直接围起来打了。说是瓮中捉鳖也不为过。
一旦倭寇攻破城门, 太平县的百姓就将如同案板上的鱼肉, 只能任人宰割了。
倭寇残暴嗜血, 每占下一城,烧杀淫掠, 无恶不作,还有屠城的恶习。
一时之间,满县城的人人心惶惶,有种刀悬于颈的恐慌,许多人在家里一边收拾金银细软, 准备逃难,一边又怕得手软脚软, 嘴上不停念叨着:“完了, 完了, 这回死定了。”
也有许多人求神拜佛,希望有神佛庇佑, 能解救他们于危难之中。
圆青的心紧紧地揪着,绞作一团。
她没想到, 重来一世, 避开了前世的险坑,救了母亲, 又有了崽崽,她特地选了这个名为太平县的小县城安居养老,谁知太平县如此不太平,他们竟是要全部葬身于此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