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还是在暗中积蓄力量?
木摇光一路行来, 周遭鲜血淋漓,人与妖兽的肢体零落满场, 沾染了血色的骨头被剥落在地,伤者的□□声不绝如缕,横死者的眼眸未曾阖上……而木摇光早已习惯。
与城外的尸山血海比起来,城内的景象已经算不错了。
更何况银台城是青冥观所在,虽然留存弟子不多,但尚武之风盛行,早在武道复苏前,就有不少人来闻名学艺,和一些小城市比起来,已然要好多了。
木摇光曾经去救援过一些林中小城和海滨城市,原本背靠森林和海洋、自然风光美好的宜居城市,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宜居的风景,靠近自然让它们成为了妖兽们肆虐攻击的首选对象。
哪怕江湖武者们及时赶到救援了那里,但是在妖兽们日复一日的攻击下,恐怕终究难以后继。
木摇光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传闻内阁有意放弃一部分城市,强制居民迁移,集中人口。
事实上,这已经是其他一部分国家在做的事情。
有人对此深以为然,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也有人对此毫不在意……
然而木摇光心中却有疑惑,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放弃一部分城市,那么将来,这些被人类放弃的领地,还能在有朝一日,回到人类的手上吗?
可是若是不放弃,四处奔波的武者已然精疲力尽,不是谁都像木摇光他们一样是藏气境武者,拥有充沛的体力和高深的内力……大部分人,都是藏精境,甚至还没修炼出内力。
军队可以驻扎一地、靠着军阵抵抗妖兽,但是数量同样有限,只能先重后轻,更何况实战中已经有不少军队出现损耗,人数减员。
纵然如今还能坚持,但谁又知道之后的形势呢?
与其等到事态发展无法维系的地步,倒不如壮士割腕,断尾求生。
集中和分散,似乎各有利弊。
多日来的奔波来木摇光感到疲惫,而妖兽不间断的入侵和内阁抉择让木摇光感到烦躁和惑然。
她本以为江湖盛世在即,夏国的武者已经足够多……可是如今看来,依旧是太少了。
若是……
木摇光没有再继续想下去。
此刻,她也只能来到青冥观稍作歇息。
青冥观的观主青衡道长,虽然同样是青冥剑的传人,却只是文传,和护渊寺的无赦大师一样,未曾习武。
青衡大师武道天赋不高,哪怕是在武道复苏几乎人人习武后的现在,武学修为依旧进展缓慢,更别提其年岁已高、气血不足,年老体衰,已无延岁之望。
好在青衡大师生来豁达,倒也不甚在意这些,更何况如今妖兽入侵,青衡大师唯一的愿望,便是能在他有生之年,见到武学昌荣,而妖兽不复的日子。
与青衡大师交谈,倒是让木摇光原本焦躁的心情安定了下来。
木摇光被青冥观中的道童带到了暂居的房间里,此刻妖兽已退,正是黄昏,竟是她连日来难得的闲暇时间,闲来无事,木摇光来到后山,却突然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无耀?”
正是青冥剑无耀。
此刻的无耀看起来比过去成熟了一些,年轻的脸上隐隐多了些风霜,他风尘仆仆、衣袍残破,剑上鲜血尚未干涸,显然是从战场上刚回来的。
他手中提着一只妖兽狰狞的头颅,面前是一个简易的墓碑。
“无耀,你在这里干什么?”
听到身后的动静,无耀先是下意识的戒备——这是他在战场上形成的应激反应,见到是木摇光,这才放松了警惕。
过了一会儿,他才闷闷地说道:“我来给我的师兄扫墓。”
说罢,他低下头,将手中的妖兽头颅放到了墓碑前。
木摇光:“你的师兄?”
无耀:“不错……其实我的师兄,才应该是这一代青冥剑的真正传人。”
不待木摇光询问,他就已经开始自顾自地讲述了起来:
“我的师兄无晦,他是近百年以来青冥观天赋最高的弟子,我师父常说,如果师兄出生在五百年前,一定能成为当代武林的传奇,甚至说不准能打破当年的武道的桎梏,成功突破至藏神境,若是出生在千年前,或许能再创破碎虚空的传奇……”
“可是……”
说到这里,无耀没有再说下去。
可是他死了。
木摇光:“他是如何死的?”
无耀:“骨肉衰竭,五脏具毁。”
木摇光知道这种死法,因为她的爷爷、父亲和叔叔,都是这么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