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夏和时老娘收工回家,一路上陆陆续续碰到许多下工的熟人。
“哎呀,夏夏这是陪你奶割猪草呀!”
“老太太你享福喽,孙女这么孝敬。”
时老娘听得那是浑身舒畅,偏偏嘴里还要拿乔:“享什么福,一天到晚就会给我添乱。”
时夏才不听呢,亲亲热热伸手挽过时老娘,跟别人炫耀道:“婶,我奶对我这么好,当然要孝敬她啦,你都不知道…”
老太太这回有点经验了,怕这倒霉孙女又说什么猪肉啊鸡蛋啊,赶紧连拉带拽把时夏拉回家里去了。
做早饭的时候,老太太狠心从破陶罐里多掏出一个鸡蛋,又把罐子里剩下的鸡蛋数了一遍,嘴里还止不住地嘀咕:biquge.biz
“就你嘴馋,馋不死你,咋生了个嘴这么馋的臭丫头哦…”
一般情况下,目前一家子是只有最小的四娃能每天能隔天吃一个鸡蛋的,再偶尔给城里孙子吃一个,今天多消耗一个鸡蛋,属实让时老娘心疼。
直到吃饭,时老娘还在肉疼,脸耷拉得跟自行车坐垫似的。
时夏把水煮蛋掰成两半,一半递到时老娘手边,乖巧道:“奶,给你吃!”
“干嘛?”时老娘胸口还堵着呢。
“奶,你一天到晚这么辛苦,平常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心疼你还不行,这是孝敬你的嘛。”
这小棉袄一贴、糖衣炮弹一砸,老太太有些不自在道:“行了吧你,用我给的鸡蛋来孝敬我,我才不要,你自个儿吃。”
时夏才不听,伸手把鸡蛋给剥干净,直接放到时老娘的碗里。
“哎呀,奶你就吃吧,不吃完我都不让你走。”
时老娘嘴上嫌烦,脸上却满是得瑟。
吃完早饭,到了要去地里收花生的时候。
虽然没有再触发新任务,时夏还是打算跟大家一起去干活,一来也不好意思自己在家休息,二来也可以继续试验一下新系统。
时老爹劝了几句,看孙女不听,也只得随她去。
时老娘又跟看傻子似的:“傻了吧唧的,在家躺着都不干,你当这工分这么好拿的,真是不会享福。”
时夏又扒拉上去:“哎呀奶,我就想跟你凑一块嘛。”
“行了行了,等下你就跟我后面,奶给你找个轻省一点的活。”时老娘大气道,拉着时夏就去抢位子。
剩下时小雅震惊:“妈,夏夏姐真的好厉害啊。”
大伯娘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第41章 村中闹剧
下地干活有多苦,课本上读千遍万遍,电视上看千遍万遍,都不如亲身来体验一遍。
时夏突然想起以前看的一些年代文里,女主下乡在农村混得风生水起、养得美艳娇嫩的情节。
以前还不觉得怎样,这一刻也真是理想照入现实。
这会儿都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时夏穿上了系统赠送的新手大礼包【劳作防护服】,虽然挡住了紫外线以免晒伤晒黑,但也挡不住这炎热的天气。
那汗水是一滴一滴往下落。
所以小说里那些整天下地干活却皮肤白皙细腻的女主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时夏不解,站起来缓了缓,然后就看到不远处一道白得发光的身影。
是今天早上遇到的“放牛娃”。
好吧,或许就是有人这么天赋异禀天生丽质,时夏感慨。
一旁搬东西的大队长看到时夏停下来,笑着问:“夏丫头,累了吧。”
时夏抬手用袖子擦擦汗:“叔公,收花生真是不容易,等以后富裕了,咱们专门买一台收花生的机器来。”
时队长哈哈一笑,刚想说点什么,就被远处惊慌失措的声音给打断。
“大队长,队长!”一个穿着青布短衫戴着眼镜的男子跑过来,看样子应该是杨树村的知青。
时队长皱眉:“怎么了这是,咋急急慌慌的。”
男知青气喘吁吁:“大队长,不好了,您快去看看吧,县里来了一群戴袖章的,说要把齐老师带走!”
时队长立即放下手上的担子,急急忙忙跑去知青点。
埋头干活的村民们也哄声议论起来。
“这咋又来了,不会要在我们村搞批斗吧。”
“咋要把小齐老师带走,我觉着小齐老师人挺好的,人家好不容易拿到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这么多年眼看终于要回家了。”
“走!咱也去瞅瞅!”
时夏也跟着大部队走。
所谓的知青点其实就是村里专门腾出来给知青们安家的一栋小屋,下乡的知青们在这里搭伙做饭。
相较于其他地方,杨树村里的知青们日子还是稍微好过一些的。
村里人团结朴实,时队长也体恤这些背井离乡的半大孩子,把身体弱一点、年纪小一点的同志都安排去队里学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