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科长立马直呼冤枉:“大哥,我真没有啊!我这哪能干出来这种傻事,真不是我叫人去泼脏水的!都是……唉都是我那外甥女她自作主张,根本没告诉我啊……”
“那你就给我把你那老婆和她婆家管管好,下次再出事,你就给我自己麻利地收拾东西滚!”
曾科长不敢再说话,只能低着头连连认错,一边低声下气地给曾厂长倒水。
眼看曾厂长没那么生气了,曾科长终于松了口气,又开始企图转移视线:
“大哥,这事儿我千不该万不该也就是想帮自家人在厂里找个工作。”
“但这时爱党他是真反了天了,今儿个他敢在厂里叫上这么一会儿人,就完全没把厂里领导放眼里,没把大哥你的权威放眼里啊。”
曾厂长视线盯着手里的茶杯,脸上倒是不露声色,看不出喜怒。
但曾科长知道这正是说明自家大哥一定是生气的,于是他阴阴沉沉补刀:
“必须得给这姓时的点儿颜色瞧瞧,他今天敢造反,明天就真敢把我们老曾家的给骑头上了!”
似乎是想到什么,他眼珠转了转,试探道:“大哥,要不要跟革委会的田主任说说,到时候带人去时家吓唬……”
话还没说完,曾厂长拿起桌上的文件夹就往曾科长头上摔去:
“革!革!革!我看我革你个头,一天到晚脑子里进水,你还吓唬,我看革了你都革不了时成桦家!”
曾科长被打得满地找头,却还不忘出坏主意。
“大哥,大哥,时成桦他就是再有功,人都没了…”
曾科长不耐烦地打断:“你这蠢货给我安分点,别让我看到你自作主张出去找时家的麻烦,听到没!”
曾科长明显不甘心,还想继续说点什么。
只是与此同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笔趣阁
徐秘书在门外低声提醒道:“厂长,有事跟您汇报一下。”
等曾科长收拾好摔地上的文件,才让徐秘书进来。
徐秘书也不敢看俩人的脸色,只说道:“厂长,人民日报社编辑部的康主任来了。”
曾厂长感兴趣一问:“哦,人民日报…他来是有什么事?”
徐秘书又小心翼翼地回道:“康主任说……她们编辑部昨天有位小记者采风的时候在厂里围墙那拍了几张照片,她看了后觉得很有宣传价值。”
“所以…今天来厂里是想征求一下创作者的同意,也做一些采访,到时候尽量给厂里搞一个典型宣传。”
………
出于一腔爱女之心,时爱党和赵美娟都没让时夏知道今天大早上还有这一出戏。
直到时夏被客客气气请去接待室,曾科长舔着个脸跟她道歉,她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边感动于父母的贴心维护,一边也给曾科长在心里又记下一笔账,就等着给他好好算算明白。
不过,一幅墙绘能被人民日报给找上门来,曾科长这回也算是给自己送人头了。
时夏自然是欣然接受了采访,并授权同意刊登。
编辑部的康主任和时夏进行长谈,感慨地表示这位小同志的一些见解很是独到,立意很是高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甚至想把人挖去报社。
几天后,人民日报东省分社的稿子被顺利采用,一篇名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社评刊登在这天的报纸上。
这篇社评中作者用不小篇幅的文字介绍了南江电机厂一位普普通通的年轻干事,也是这期报纸上刊登图样的作者。
并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广大青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这年代彩色报纸印刷成本较高,人民日报第一份彩色报纸只是诞生在不久远的1972年。
此后,报社也只是选择性地印刷几期彩印版本,绝大多数都还是采用黑白套红版。
但这一期的人民日报罕见地印刷了彩报,并用了大篇幅的版面来刊登图片。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期报纸上这些引人注目的照片,报刊亭里的报纸格外受到欢迎。
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人们都带着憧憬的心情欣赏着这几张图片。
他们期待又忐忑。
我们的现代化,真的能做到这个样子吗?
第20章 走,去羊城参加展会
在这个传统纸媒一家独大的年代,登上东省日报都已经可以算是光宗耀祖了,更别说是人民日报这种全国性的报刊!
南江市国营厂圈子里都在传,这时夏到底是何许人也。
时爱党和赵美娟像批发商似的订了很多这一期的报纸。
他们留一批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甚至还裁剪好裱起来挂在家里,剩下的就送给各种熟人和亲戚,杨树村那里都寄了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