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一个人这么干之后,后面跟风的人就有学有样。
余厂长指着这些东西发愁,“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事儿…”
话还没说完,远处就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以及中气十足的叫骂声。
余厂长头痛,“看吧,这就听到动静赶过来了,小时,你站后面一点,别给这群不讲理的人弄到了。”ŴŴŴ.BiQuGe.Biz
与此同时,乌泱泱一队人过来了。
首当其冲的是几个来势汹汹大妈,指着他们这边喊道:“姓余的,你又来干啥!”
“你要敢动一下咱们的地,看老娘跑你们电机厂办公室闹去!”
余厂长简直被气笑了,“你们的地,这地所属权千真万确是我们电机厂的,跟你们没有半分钱关系!”
一拄着拐杖的老头子摆摆手,蛮不讲理道:“我管你咋说,反正我们棚子都搭好了,你要是敢拆,我老头子就敢躺你们厂门口。你有理,有本事把我抓起来啊?”
“就是,有本事你把我们都关局子里呗!”
“反正我这些东西少了一个子儿都不行!”
说完,几个老头老太太就一把坐到了地上,还一边哭喊:“哎哟!南江电机厂这个新厂长好大的官威哟,非要找咱们这些可怜的老人家不痛快!拆了这些东西我也就不活了!”
可怜余厂长一个在部队干了大半辈子的铁血硬汉,刚到地方上工作就见识到胡搅蛮缠的威力,一张黑脸气得黑红。
没办法,这群人战斗力实在太强了,但凡要点脸都拿他们没办法。
时夏他们一行人只能灰溜溜地走人。
回到办公室,余厂长长叹一口气:“群众工作难做啊!我老余咋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被人骂摆官威的一天!”
时夏今天也算是涨了见识,同情地安慰他:“余厂长,你别理这些人乱说。他们敢这样闹事,就是木材厂在背地撑腰,吃准了我们不敢真拿他们怎样。”
余厂长摇头道:“骂我一两句倒也就算了,就是咱们这地不可能一直不明不白被木材厂占着,必须得想个法子要回来。”
时夏点头,随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余厂长,要想让木材厂的人把东西拆掉和挪走,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对于您之前说的第一个问题,我倒是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哦?”余厂长眼睛亮了,追问道,“小时,你快说。”
时夏笑笑:“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集资建房。”
余厂长疑惑:“集资房?”
集资建房——这个早被年代文穿越主角玩烂了的概念,其实并不算是个新鲜事儿,只是说最早被大家称之为“住房自建公助”而已。
早在1955年,就曾经有企业作出尝试,试行了带有合作集资建房性质的“住房自建公助”办法,解决了3500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56年6月26日版的《人民日报》中,一篇名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社论介绍了这种办法,充分肯定住房自建公助的形式。
此后,合作集资的建房办法有小范围的试行过,但仅限于是在一些煤矿行业的国营厂,并没有普遍推广。
直到八九十年代,合作集资建房这种模式才遍地开花,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住房合作社。
第122章 大肚子女人
因此,等时夏稍微解释两下集资房的概念,有人生阅历的余厂长立即反应过来,“你说的是这个啊,我想起来了,年轻时在吕城当兵那会儿,附近就有个煤矿厂是这样的。”BIquGe.biz
“是的,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解决咱们厂里资金不够的问题,可以更大规模地兴建家属楼。”
余厂长点头表示明白,但他显然也有自己的顾虑。
“小时,你说的这些的确没错,但大家伙真的都愿意出钱盖房吗?你想想看,对于厂里那些资历高、需求大的家庭,一旦开始分房,他们是一定能够拿到名额的,这些人原本一分钱不花就可以住上新房子,现在让人出钱,人家肯定不干。
你说的那种由员工集资建房的工厂,基本都在员工数量达到几万人的矿区,单靠厂里根本无法负担住房建设资金,他们是不得不集资建房。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我感觉这事玄。”
时夏不急不慢道:“余厂长,您说得没错,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新建家属楼与原先的筒子楼做出明显区分,而且得让大家自己决定,依托群众力量解决群众内部问题。”
余厂长又迷糊了,“筒子楼不都那样儿吗?还能有啥区别。”
时夏笑笑,“这样吧,我回去写一个方案,弄好了再拿来给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