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机部领导一个电话打过来,厂长立即表示,这事他也是刚刚才知情,二话不说马上跟进。
其实长安电子厂本身就还没有解除钟平的人事关系,当时钟平走得快,又是和孟胜利大吵了一架,这年头怎么会有人说不要工作就不要了,人事处并不敢马上走流程。
钟平回来,其他人没什么想法,就是把孟胜利吓得脸色够呛。
检查小组确认过钟平确实有两把刷子之后,雷达系统项目的负责人就换了人选。
孟胜利自然是百般狡辩,“高主任,我孟某人虽然和钟平私下有些龃龉,但事关国家任务,那完全是一片丹心!
他们想一家团圆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这边也没办法啊,我个人平常忙于工作,不也是对家庭亏欠良多…”
“行了,孟主任。”高主任打断他,直截了当道,“钟平和他爱人的人事调动我管不了,但你明知道钟平在项目中至关重要,却因为个人原因百般遮掩,影响项目进度,这一点你推脱不了!有关情况我已经上报,到底是什么处置,你等着就是。”
眼看事已至此,孟胜利脸色灰败地走出办公室。
遇到钟平,他冷哼一声:“这是找到靠山了啊,我倒要看看你这靠山最后能不能插上手。”
钟平和孟胜利不对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年轻的时候还会被他装模作样给骗到,如今已经多次吸取教训。
现在既然已经撕破脸,钟平也不给他好脸色看,看都不看一眼,直接略过。
把孟胜利气得够呛。
其实钟平心里已经很爽了,这些年被孟胜利这个小人抢功劳、穿小鞋,积攒下的怨气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会儿就算检查小组突然说,调动的事情还得再耽搁一会儿,钟平估计也不会太生气。
因为他心里真的觉得,相比自己一家的团圆,加快完成雷达系统的研究此时是更为重要的。
钟平不急,但高主任却急了。
第104章 形成闭环
高主任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有着极强的责任心。
眼看钟平已经回来迅速接手研究工作,时夏之前说的法子还不见踪影,他难免有些心急。
“小时,我都答应人家了,钟平也发扬奉献精神回来努力工作,这要不给他办成,我都不好意思见人。”高主任一张脸皱成了个疙瘩。
他想了想,又迟疑道:“要不我打个电话给部里,看看能不能协调一下?”
话是这么一说,但要是有其他办法,他是真不想打这个电话。
毕竟这已经是处于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领导的面子虽然管用,但也不能这样用。
然而时夏却胸有成竹,让他放宽心,“高老师,已经在物色了,放心吧。”
物色?
高主任一肚子都是疑惑,却还是忍住了,想看看时夏卖的是到底是什么关子。
但时夏确实如自己所说,只是在物色人选而已。
几天下来,她在好几个国营厂转悠了半天,只为多扩大一点人物库,免得浪费【万能的联络簿】本就不多的机会。
时夏发现,【万能的联络簿】这张卡牌实在是太好用了,简直可以当一个人物关系的百科全书来使用。
最后,使用了三次机会后,时夏终于找到了最优解。
最优解关系到三个重要人物。
春城东方红机械厂的林工,他同样和妻子两地分居,一直想调去隔壁的渝洲市。
而渝州市渝州钢铁厂的韩工老家是北河市的,这些年看父母年纪大了,心里也动了想调回老家的心思。
这不巧了嘛,北河市北方工业冶铜厂的孙芸正好就想调到春城来!
这三个人刚好串成串,形成了一个闭环。
而且长安电子厂、东方红机械厂、北方工业冶铜厂这三家国营厂都归属一机部领导,定型检查小组中正好有位一机部的干部,他把这事往上级一汇报,部里马上作出协调。
最终结果就是,东方红机械厂的林工调去了渝州钢铁厂,渝州钢铁厂的韩工调去北方工业冶铜厂,而孙芸也终于如愿以偿,调到了春城的东方红机械厂。
虽说不在一个厂,但能在一个城市里工作,这已经是再好不过的结果,更何况孙芸调动的岗位还和专业对口,这也对未来发展更有帮助。
而对三家国营厂来说,反正调动来的同样是行业里的骨干,谈不上什么吃亏,他们不会不愿意放人。
就这样一个调动,圆了三家人的心愿。
看似简单,但要是没有一机部的协调,光靠自己走动,或者靠是自己厂里调人,那可真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
钟平心里是别提有多感动了,都恨不得把自己卖给项目组,不吃不喝也要搞出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