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贺云沉看了看日头,时辰不算太晚,但是冬日里天黑得早,现下已经开始擦了黑。
“如婵姑姑,”贺云沉不卑不亢道,“虽然云沉久居宫中,但毕竟还是朝堂外臣,如今天色渐晚,恐怕不能去拜见太后,还请如婵姑姑带声告罪,明日云沉必当登门请安叩罪。”
“太后娘娘知道贺大人懂规矩,因此特意让我去请过陛下旨意。”如婵笑笑,“太后娘娘此番也是有事同贺大人商量,大人不要推辞,请随我来吧。”说着,摆出了“请”的手势。
贺云沉见状道:“姑姑有所不知,云沉此番出宫是为陛下旨意,如今回宫,理当复命。还请姑姑稍等,待我先去勤政殿,再赴慈宁宫。”
“也好。”如婵笑笑,“贺大人请。”
外臣确实不能久在宫闱,贺云沉向沈闻非禀报过后,提到了刚才如婵说的那件事,出他所料,沈闻非竟点了头,“太后召你,去便是了。
既如此,贺云沉只能点头:“臣遵旨。”
第二十章 商量
“微臣贺云沉,参见太后娘娘。”
慈宁宫内,太后坐于花厅正座之上,背后是百鸟朝凤的刺绣屏风,太后身着浅金色底绘牡丹花的外袍,头戴红宝攒珠冠,整个人熠熠生辉,正让底下的宫女给她的指甲上点染丹蔻。
“起来吧。”
“谢太后娘娘。”
太后看着眼前这个挺拔的年轻人,笑了笑:“来,到哀家身边来。”
贺云沉抿抿嘴唇,上前两步,离太后近了些。
“再近些。”
贺云沉:“……”
以往太后对贺云沉的态度,总是冷淡的,虽然也没有真的难为过,却也是不把他这个“祸乱宫闱”的人放在眼里,如今却是……
“你莫要紧张,”太后笑着说,“今日,哀家去找皇帝谈过了。提到了你。”
提起沈闻非,贺云沉微微抬了抬头,又跪下,“太后娘娘,微臣……”
“听哀家说。”太后像是叹了口气,“哀家心里清楚,皇帝心里是有你的,那日,哀家跟皇帝提起给你赐婚,咱们陛下可是老大的不高兴。你别跪,快起来,到哀家身边来。”
贺云沉不知道太后到底要说什么,却又关乎沈闻非而不得不听,站起来走近两步,略有拘谨地坐在太后身边早就备好的凳上。
“贺大人,”太后见他坐下,接着说,“你的身份,是前朝官员,不是后宫之人,有些话,陛下不跟你说,是体谅你的面子,但是后宫空虚无主,有的事情,哀家不能不管。”
太后说:“如今陛下登基已经两年,你是一直守在陛下身边的,清楚得很。皇帝从小就不怎么把心思放在朝堂之外的事情上。若是个闲散王爷,倒也罢了,可如今,陛下始终是陛下,若是没有子嗣,恐怕于朝于国,都不安稳。”
贺云沉放在膝盖上的手慢慢攥紧了。
“你是陛下的身边人,”太后看着他,说,“这些事,也该劝劝陛下。”
贺云沉如今才明白,如婵所说的“有事商量”到底是什么事情。
这哪里是商量,不过是把他叫过来让他去做沈闻非广开后宫的说客。可是贺云沉无论如何都张不开、也不想张这个嘴。
“太后娘娘,”他忍不住,想争一争,“臣……也提过这件事,只是陛下说,国丧未过,陛下也不想这样快。”
“陛下也是这么跟哀家说的,”太后叹了口气,“只是他现在宫里有谁?刘美人,身份想必你也知道。李贵人,家里又不争气。陛下恪守礼节,哀家明白这是他的孝道。可是皇室子嗣,这可是大事。”
贺云沉沉默不言。
太后看他垂着眼睛,冲如婵使了个眼色,整个花厅里的宫人都退了下去。
“贺大人,”太后的声音极为温和,“所以今天,哀家叫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你看你肯不肯,给陛下添一个子嗣呢?”
贺云沉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陛下,”常恩进来通传,“该用膳了。”
沈闻非正在榻上看书卷,听见这个方觉已经晚了,他把书丢下,“贺云沉还没回来?”
“贺大人仍在慈宁宫。”
沈闻非放下手里的书,从榻上下来,“知道太后跟他说了什么吗?”
常恩摇摇头:“太后娘娘屏退了所有的宫人,说了什么,奴才不知。只是……”
“只是什么?”
“奴才多嘴,”常恩道,“太后娘娘一向对贺大人并不亲厚,如今却说是有事商量,”常恩笑笑,“奴才愚钝,猜不透太后娘娘的心思。”
“能商量什么,”沈闻非冷哼一声,“左不过是让他劝朕广开后宫。”
“太后娘娘也是为陛下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