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开国侯很懂得如何处事。
国家困难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但是却不会问国家索要什么。
天下太平的时候,他也是老实本分的过好自己的日子,从不会仗着自己祖辈当年的功劳在京城吆五喝六。
一个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不计报酬效力,不需要的时候可以不用去管,也能放心的人,那个皇帝不喜欢?
“那就帮礼亲王世子,反正这北地的位子不能让赵王得到。”
对于他的决定,周先生并没有反对算是默认了。
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
当然,他默认了是默认了,心里还是有些疑惑,按道理说礼亲王一家向来低调,怎么这次突然就冒头了呢?
他总是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不光他这么觉得,现如今京城诸多权贵家里都对礼亲王世子突然的冒头有些疑惑。
次日,早朝,四位被推荐的人,全都上朝来了。
弘文帝也没废话,简明扼要的说了情况,就让王德将他准备好的四份测试考题发放了下去。
“你们只有半柱香的时间。”
他这话一出,赵王的眉头立马就紧皱了起来,走出队列拱手道;“父皇,这半柱香的时间,是否太短了点。”
弘文帝这次的出题,类似于科举的策问,半柱香的时间,确实有些太赶了。
然而听到他话的弘文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反问道;“那赵王觉得要给你多少时间才合适?”
被他这么一盯,赵王浑身的汗毛立马就是一炸,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兵家有云,兵贵神速,麻烦事出现,从不会给你准备的时间。”
“朕需要的是一个即便面临突发情况,都能很快拿出像样章程的人来掌管北地驻军。”
众人听罢都是连连点头,都认为弘文帝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
第661章 ;得意
听到这样的话,赵王只得讪讪的退回去。
边上的宁王看到这一幕,眼底闪过一抹讥诮。
心想,就这样的角色,居然也想跟自己争,真不知道他到底是那里来的自信。
虽说心里对赵王看不上眼,但他也很明白,赵王之所以能出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弘文帝,其次就是他过去的几次重大的决策错误。
沉淀了这么久,他对自己现如今的情况,也算看得明白了。
以后做事啊,还是得小心谨慎一点才行。
很快,策问的考卷就发放了下来,因为今日要当朝考核,所以王德早早的就让人准备了四张桌椅。
得了考卷四人直接就开始提笔。
最先放下毛笔的是开国侯。
“陛下,臣答完了。”
这一幕,让不少人都是连连皱眉,就连弘文帝也是眉头紧皱,眼底有些不满。
不过他到是没多说什么,毕竟对于开国侯的想法,他是很清楚的,既然他不想也没必要强求。
再说了,他也压根就没有想过将这个位子交给开国侯。
说起这个位子到底交给谁,他昨天思考了一整天都没有答案,最后还是陆杳杳给他送了一封书信,他这才有了一点想法。
“王德,将开国侯的答案呈上来。”
王德连忙小跑过去,不多时考卷就到了弘文帝的手上。
看到开国侯的答案,弘文帝面无表情,下方的群臣也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看开国侯到底是怎么回答的。
“程爱卿,你可以回去了。”
闻言,开国侯连忙拱手退下。
等待开国侯离开金銮殿,弘文帝将考卷交给王德,同时对下方说道;“开国侯的答案朕并不满意,所以直接出局。”
他话音落下,谢晋连忙站出来开口道;“陛下,不知开国侯的答案是……”
“王德,将考卷给谢晋看看。”
很快谢晋就拿到了开国侯的考卷,这一看,他无奈了。
好嘛,是说他怎么这么快就有了答案,感情这答案就一句话。
臣才疏学浅,不堪为一地军营掌事。
人都这么说了,弘文帝还能说什么?
谢晋沉默的将考卷交还给王德,也不再多说什么,退回了队列。
很快,又一个完成了,众人一看都有些诧异。
因为这次完成的人居然是宁王。
都不用弘文帝吩咐,王德就取了宁王的考卷呈上去。
他到是没有像开国侯那样只写了一句话,相反还写了不少,有些地方还很不错,不过并不完美。
弘文帝没有说话,只是将试卷递给了王德。
又过去了一会,礼亲王世子的考卷也写好了。
弘文帝看过之后,深深的看了一眼礼亲王世子,面无表情的直接叫考卷交给了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