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是大事,耽误不得,她立刻把加定一个书桌列为代办事项前列。
之后每天她闲下来有时间教景年的时候,就把红妮儿也喊上,红妮儿十分勤奋好学。
而且八岁的小孩子,正是接收知识的好时期,她学得很好,很快就赶上了景年的进度。
其实景年也不慢,他脑瓜聪明,学什么一点就透,方锦绣是觉得他年纪小,不想给他太大压力,所以每天只教一点儿,对红妮儿就没这个想法了,这孩子能学多长时间不清楚的,当然是尽量能多教一点儿多教一点儿。
有了个勤奋的同学,景年的斗志也被激发了,每天晚上的复习时间都延长了。
有天早上方锦绣喊他起床,小家伙儿坐起来,突然开始数数,眼睛还没睁,一口气数到五十才停下来,把方锦绣逗得不行。
生活步入正轨,方锦绣桃饱app账户里的钱,一直在增加,最先卖空的是婆婆丁,因为存货本来就不多了。
后来她又想法子挖了一点儿回来,补了两斤货,然后婆婆丁长老了,吃不了了,正式在年宝杂货店宣布下架,明年再说。
蜂蜜卖的也特别好,第二份蜂蜜卖出去第三天,第二个买蜂蜜的买家,一口气把她店里剩下的蜂蜜全给包圆了,还给了一个好评,说这个蜂蜜绝对的野蜂蜜,味儿特别好,催她再多上点儿货。
才不会上货,除非她又买到蜂蜜,不然家里这些肯定要留着她和年宝吃。
然而没多久,第一个买蜂蜜的买家也留了好评,哭唧唧地问为什么蜂蜜没有了,她买的蜂蜜拿回家没有及时拆开吃,等她妈拆开泡了杯水,顿时惊为天人,让她多买点儿回家,自己吃还有送亲戚。
因为没有得到回复,这个买家最后买了一份蜂巢蜜,两天之后,大约是收到货了,把剩下的蜂巢蜜也给包圆了。
方锦绣账户里的余额,一下子突破了1500,往2000大关迈进。
桃饱上短期暂时不缺钱了,现实中却还有的要买,别的不提,方锦绣念念不忘的水井,就得花不少钱。
这会儿没有机器,打井全靠人工,得先找有经验的打井工来探,看哪里有水源,哪里可以打井。
确定好位置后,就靠着人力来挖,越深越难挖,下井之后体质跟不上的人会胸闷恶心喘不过来气,而且还危险。
能下深处挖井的工人得找专业人士,工价便宜不了。
其实这都是小事,关键是很有可能,挖了很深之后,发现出不了水,还是得换地方。
要是最后能挖出来算好,挖来挖去最后挖到钱扛不住放弃,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
所以一口井耗费甚大,连方永志家都挖不起水井,村里也只有一口祖宗留下的老水井,在靠近村中心以前祠堂的位置,离方锦绣家老远。
第38章
方锦绣想要个水井,每天打水太费时间了,她从一开始每次只能拎大半桶水回家,硬生生学会了用扁担挑水,满桶水不洒。
现在还好,等冬天温度下降,河水结冰,路面结霜,再去打水就更麻烦了。
这会儿很多村里孩子,冬天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冬天才洗一次澡,家里不关注卫生是一方面,打水烧水不方便也是重要原因。
方锦绣可受不了这个,她就琢磨着,想要个水井。
不一定非得在自家院子里,因为到时候万一村里人想来打水,她拒绝了不好,不拒绝自家就成热闹的菜市场了。
所以最好是在她家附近,方便打水又碍不着她家正常生活。
但仔细思考一番后,她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钱都是小事,她虽然现在手上钱还不多,但是想想办法总能攒够的。
关键是私人打个水井,太高调了,方永志家都打不起,她有这个钱,哪怕买辆自行车回来,村里人也只会觉得她城里亲戚太富裕,她太发达了。
或者跟方老太一样,怀疑她城里的“表舅”不是“表舅”,而是亲爹。
但打个井……一项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的投入,哪怕最终受益的是附近一整片村民,可换个想法,人家会觉得这人蛮傻的,人傻钱多。
本来她孤身一个年轻姑娘就容易遭人盯上,还干这种高调的事,方锦绣可没这么傻。
默默把这个想法藏在心里头,她实在太怀念自来水了,自来水太好了真的,呜呜呜……
“自来水是什么?”景年听见姐姐嘀嘀咕咕,不由问道。
他现在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每天问的最多的就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偏偏方锦绣是后世穿越来的,嘴里总有新鲜词儿,景年就跟“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每天都要问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