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崽崽后被大佬追着喂饭[慢穿](749)

作者:春山犹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陆文元和陆杨氏拿他没办法,他买碳没跟家里拿钱,平日买书本笔墨,也从不跟家里要钱。

问他哪来的银钱,说是抄书挣的。

陆文元和陆杨氏也不懂,就是很惊奇,陆文达读了那么些年的书,怎不见他抄书挣钱。

他们家二郎不过读了几月,就能挣钱了!

读书人的事,他们不懂,不过这对夫妻俩有个好处,掌控欲不是那么强。

长子挣了钱,他不想说,夫妻俩也不寻根究底,让他自己掌着。

他买了木炭回来,两人心疼叹气,说乱花钱。

等雪落下来,温度骤降,一家人窝在一间屋子里,烧一个炉子,暖烘烘的,顿时觉出好来。

以往冬天的时候,陆杨氏是做不了绣活的,因为太冷了,手指完全冻僵。

今年不一样了,坐在炉子边上,她把活都带到这里做,又暖和干得又快。

孩子们也开心,陆蓉长大这么大,这是她过得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她热衷于往炉子里塞各种可以吃的东西,烧熟了拿出来吃掉,肚子里头便也暖和起来了。

现在炉子上坐着一个瓦罐,咕嘟嘟煮着粥米。

陆蓉从炉灶里扒出一个烤红薯,香甜的气息立刻弥漫在整间屋子里。

她朝着幼弟招手:“快来吃烤红薯,可甜了。”

景年抽了抽鼻子,念念不舍地看着窗外,有些犹豫。

陆蓉奇怪道:“外头都是雪,白花花的一片,有什么好看的?”

刚下雪那几日还有些惊奇,但对于他们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冬天绝不是个好季节。

今年还好,地里虽然还没什么出息,但靠着卖纸,多少赚了有几两银钱。

陆杨氏是个贤惠的,精打细算,买了棉花和布匹回来,给全家人做冬衣。

穿上新打的棉花做的衣裳,浑身上下都是暖烘烘的,哪像往年,冻得浑身哆嗦手脚生满冻疮,夜里冷得睡不着,好多个夜晚,她都是和陆芳互相挤在一起取暖,度过寒冷的冬夜。

景年年纪尚小,对过去的两个冬天没什么记忆,刚看见雪的时候,兴奋了许久。

不过看久了也就那样,不能出去玩儿,阿兄还说,不能盯着雪看太久,眼睛会坏掉,看不清东西的。

鼻尖萦绕的烤红薯香气实在诱人,景年吸了吸鼻子,从凳子上爬下来,摇摇晃晃走到炉子边。

“阿姐……”

“怎的了?”陆蓉正在剥红薯皮,刚从炉灶里拿出来的烤红薯热得烫手,在她手上来回倒换着。

景年拖着小板凳在陆蓉脚边坐下,捧着小脸发愁:“阿兄还没回来。”

陆文元也没闲着,正在修家里的一个凳子,闻言道:“还没到下学时间,待会儿阿爹去接他回来。”

二月份就要考试,约莫一月份的时候,县署会公告考期,陆景堂就得报名。

报考需要找五个同考的学生互结保单,就是彼此做担保,如果他们中间有人作弊,五人连坐。

不光如此,还得有一个廪生具保,学堂的夫子就是廪生,已经答应帮陆景堂作保。

这些人都得提前联系,事情也得提前安排好。

恰逢过年,年一过便离考试越来越近,这些杂事自然在年前处理好才妥当。

于是家里人终究还是晓得了,明年二月的县试,不光三房的陆景贤要下场,陆景堂也一样要去考。

景年对阿兄是信心满满,他还不太明白什么是考试,但阿兄想做的事情,还有做不成的吗?

其他人就不像崽崽那么乐观了,陆景贤读了有五六年书,都不敢下场去考。

今年若不是他爹突然死了,指不定还是不会去。

陆景堂才上了几日学堂,连陆景贤十分之一都没有吧?竟然也要去考试了。

陆杨氏私下旁敲侧击说过好几次,让他放心去考,不管考什么样,阿娘一定会继续供他读书。

陆文元也这么想,但他依旧高兴。

他儿子跟他不一样,是个会读书的,连先生都夸,他在学堂里头的时候,从来没得到过先生一句夸。

当然,先生也没骂过他,就是对着他叹气,说“朽木不可雕”。

他会木匠活,晓得这句话的意思,所以他就是朽木,他三弟便是良材。

陆文元现在是态度大变,先生夸他儿子聪明,他家二郎才读了几月的书便能挣钱,老三都不能!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长子,比他三弟厉害!

陆文达考了那么些年,才考中一个童生,他儿子比陆文达厉害,岂不是能考中秀才?

多考几年也没关系,他家老大读书,花钱比陆文达少多了,供得起。

想到这些陆文元心情便舒畅,教育起幼子:“五郎,你要多跟你阿兄学学,日后阿爹也送你去学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