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寄来后,公公大发雷霆,说如果她嫁在乡下,以后就别联系了,当郭家没有这个女儿。
后来自然是写了信过去的,但是却没有收到回信,似乎已经表明了态度。
那段时间,小女儿成了家里不能提的禁忌,一提公公就要大发雷霆。
丈夫孝顺,担心老人气坏身体,对女儿也多有抱怨,夜里曾经跟她说,这孩子不识好歹,当初要是听他们的,嫁到冯家去,不知道多享福。
再闹心也是亲闺女,一直不联系,刘双梅实在放心不下。
于是,她偷偷给闺女写信,两人又联系上了。
有一次,她和丈夫要去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恰好那个地方离小女儿下乡的地方不远。
刘双梅找了半天时间,偷偷跑到县城里,去见女儿。
但是没想到,女儿竟然把收、养的那个女孩儿也带来了。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竟然已经这么大了。
刘双梅心里不舒服,想到儿媳妇的话,心里越发膈应,对那个孩子也没个好脸色。
那个小姑娘可能是家庭原因,很会看人脸色,见她不高兴,就一个人到一边等着,让她们母女俩说话。
当年匆匆一面,刘双梅并没有上心,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想起来。
可方锦绣当时已经不小了,五官轮廓已经有了大致形状,长大后也只是张开了,变得更漂亮,底子却没有多大变化。
听到那个名字后,所有相关的记忆就像串在一起的珠串,接二连三的被牵扯出来。
之后,她和女儿偶有联系。
最后一封信,女儿说她好像怀孕了,不太确定,还没敢告诉别人,只写信告诉了妈妈。
可是那封信被发现了,公公暴跳如雷,他活着的时候,一直是家里的大家长,丈夫郭仁在他的威压下,性格软闷,一句反驳的话都不会跟父母说。
公公强迫她们断了联系,儿媳妇又趁机拿当初下乡的事说嘴,说因为得罪了冯家,爱民才被耽误了,在厂里一直升不了。
那段时间公公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动用所有关系,给大孙子铺路。
再有几分运气,半年后郭爱民就被调到了京市总厂。
再再后来,公公去世,她和丈夫想念孙子孙女,便一起来了京市。
这么多年过去,刘双梅不是没想过她早已失去联系的小女儿,想着她是不是已经跟那个乡下男人,生了几个孩子。
是不是背着孩子种地插秧,是不是在吃苦,会不会想念家人,怨恨她这个胆怯的妈妈。
当年被发现的那封信,已经被撕掉了。
刘双梅坐在那里算时间,如果当时小女儿真的怀孕了,那个孩子也生下来了,按照时间粗略计算,那个孩子,今年应该有八岁了。
八岁……
八岁了……
她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卷发男孩儿的样子,他笑的时候翘起的嘴角,受惊时瞪圆的眼睛,撒娇时软甜的嗓音。
那是一个会让任何人心软的孩子,那个孩子,有可能是她的外孙?
不。
刘双梅下意识摇了摇头,不会的,怎么会呢?
那是大老板家的孩子,听说是在国外长大,出行坐小汽车,踩着小皮鞋,顿顿都能吃肉,昂贵的点心随手送人。
那是大老板一家子的掌中宝,她的孙儿,却是个生在乡下长在地里的农村土娃。
第138章
思绪纷杂,神思不属,刘双梅并没有发现,卧室的门口,探出一个小脑袋。
郭悦悦扒在门框上,一手抓着门帘,只伸进去一个脑袋,满眼好奇地看着她奶奶。
那个盒子她和弟弟偷偷打开过,只有一些没用的老物件,翻看了两下就放回去了,为什么奶奶会突然拿出来,又哭成这样。
难道那个盒子里,还有她没发现的宝贝?
郭悦悦脖子伸得老长,很想知道盒子里藏着的秘密。
可是当刘双梅擦干眼泪站起来时,她立刻心虚地缩回了脖子,轻手轻脚跑到离门远的地方,随手拿了个什么东西在手上,假装自己有事在做。
然而她这番动作,算是白费了。
郭悦悦提着心竖着耳朵,在外间坐了好一会儿,她奶也没出来。
又焦躁不安地等待了一会儿,郭悦悦鼓起勇气,假装找她奶有事,掀开了里间的门帘。
却看见刘双梅已经躺在了床上,面朝墙,好像真的睡着了。
郭悦悦:“……”
她盯着黑洞洞的床底看了一会儿,好奇心像无数只小蚂蚁,啃噬着她的心。
越是看不到,就越是好奇,她太想知道奶奶的小匣子里装了什么了。
可是刘双梅在屋里,她不敢去拿那个小匣子,只能按捺着心里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