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字迹在纸上跳跃展开,一些行笔间的小习惯,让人看见便不由地会心一笑。
宗廷甚至能回忆起,他握着那孩子的小手教他写字画画时的场景。
“哥哥,长城真的好长好长,我跟舅公还有……糖葫芦外面的糖衣是透明的,脆脆甜甜……我把给哥哥的信放在枕头下面,做了一个梦……”
透过这些字句,他似乎亲眼看见了他惦记着的小崽崽,在华国快乐的生活,他去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都一点一点的描述在纸上,漂洋过海,送到他面前。
就好像……好像他们从不曾分开过。
远在华国的景年并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哥哥,已经收到了他寄过去的“第一封”信。
崽崽现在可忙了,睡前想起来剧本上有个可以修改的地方,还爬起来改好了才躺回去。
第二天,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里面热烈的讨论声,话题都围绕着“舞台剧”,还有昨天的角色选拔。
被选上的风光极了,留下看了全场还投过票的也很有参与感,只有昨天提前走了的同学,后悔不已,觉得错过了很多。
景年走进去,班里同学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他身上,很多熟的不熟的,争着跟他打招呼,俨然是班里的小红人。
等他走到自己座位上,头发都有点儿乱了。
“你剧本写好了吗?”向子韬等他坐定问。
“还没有。”景年抓了抓头发,拿出厚厚的笔记本:“不过快完成了。”
因为比较短,内容也不多,用舅妈的话说,是个新手级的剧本。
他们也不用排舞蹈安排灯光之类的,剧本还算好写,中午回去再收个尾就差不多了。
向子韬张了张嘴,很想借过来看一看,最后还是忍住了。
刘红英跑到景年桌子前面,满眼期待地看着他。
“别急别急,我有一点想法,不过还要看看情况……”
景年说得比较含糊,确实是只有一个想法。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刘红英问。
她迫切地想要领一点任务,不然感觉自己太没用了,什么事都扔给景年做。
景年想了想,说:“还是尽量召集同学,我们不管有什么想法,都离不开同学们配合。”
刘红英当然毫无意义,立刻表态:“我去通知,还是下午放学后,可以吗?”
景年:“可以,而且我这边剧本准备好之后,被选上的演员同学们,要开始排练了。”
“没问题。”刘红英说。
参加汇演的同学抽课余时间排练,去年就是这么做的,大家都理解也认同,今天早上还有人来问她,什么时候能开始排练呢。
他们都迫不及待了。
景年这一天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完善剧本上,终于在宗夫人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可以使用的剧本。
下午放学,收到刘红英和其他班干部通知的同学们,几乎一个都没走。
景年再次站上讲台,下面有心急的同学问:“舞台剧还要选演员吗?”
景年笑着说:“今天主要不是讲这件事,不过也是关于汇演的节目。”
节目?什么节目?
底下的同学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他们都默认景年安排的舞台剧,才是这次班级上报的节目的希望。
景年解释道:“这样讲吧,同学们有什么特长,就是做的特别好,或者别人做不到你们做不到的,都可以说一说。”
有个男孩儿在下面喊:“我特别能吃,嘴特别大,三口一个馒头,算特长吗?”
他说的馒头可不是后来的小馒头,一个馒头比成人拳头还大。
其他人哄然笑开,都嚷嚷起来,这个说自己能吃三碗面,那个说自己能啃一条猪腿,越说越夸张。
第91章
景年哭笑不得,姐姐还说他是小吃货,真该让她来看看这些同学们,哪个不比他能吃。
当然,玩笑归玩笑,总不能真让同学上去表演吃东西。
“同学们,安静一下。”景年学着老师维持秩序时的样子,拍了拍手。
大约是因为他最近干了不少实事,在班里有了几分威望,底下哄笑声渐消。
“同学们,嘴巴大、能吃当然也算特长,但是我们要选的是参加文艺汇演的节目,你们愿意在老师同学面前表演这个吗?”景年笑吟吟地问。
底下又响起一阵阵笑声,刚才起哄的孩子们,却都不吭声了。
在同学们面前表演一下也就罢了,在老师面前表演三口一个馒头……好羞耻啊!
而且虽然不可能,但是万一呢?
万一选中了,他们要在全校老师同学,甚至是来校参观的家长面前表演吃馒头吗?
刚才最先起头嚷嚷的男孩,恨不得把头塞进课桌洞里,就盼着景年千万别想起他,再点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