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罐子庄红娟是万万舍不得花钱另买了,家里各种罐头瓶子,还有以前腌菜的大坛子都搬出来洗净晾干当作容器。
好在花瓣轻飘飘的,用糖一腌就蔫了,不占地,整整一大筐的花瓣,也不过装了几瓶花酱,那个大坛子根本没用上。
拌好的花酱还要再放置个把月,景年一直闻着香味儿,等不及,凑到外婆身边讨吃的。
庄红娟挖一勺拌好的花酱味给他,里头的白糖还没完全融化,但是花瓣儿已经很软了,花香满口,原本花瓣甜度不够,加上糖就很甜了,又香又甜。
“外婆,好吃!好香好香,好吃哒!”景年享受地吃完嘴里的花酱,让外婆也试试。
庄红娟试了,试完站起身:“我看苹果林里还有不少花瓣能捡,咱们再去捡捡。”
景风:“……啊?”
刚不还说捡回来的花瓣又用这么多糖,浪费吗?
“你尝尝。”庄红娟给儿子女儿一人分一勺,景云跟庄红娟口味相似,爱吃甜,还没腌好的花酱有点儿偏甜,反而合了她的口味,觉得非常好吃。
景风觉得有点儿太甜了,但以后还要再加工嘛,不会空口吃,这个甜度倒也正常。
好吃是真好吃,那股花香淡淡的,吃着觉得特别舒服。
景年抽了抽鼻子,笑起来:“舅舅,我的嘴巴跟花花一样香啦!”
第569章 灵泉空间
接到周大妈电话的时候,景风正在跟自家小外甥躲猫猫。
他听赵五叔说塘边有不少黄鳝,想去摸一些回来吃,还没出门,让崽崽发现了,粘着要当他的小尾巴。
换成平时,景风把小家伙儿往肩膀上一架就出门了,可今天是要下塘子的,他哪敢带孩子一块儿,塘边泥坑里摸黄鳝,真顾不上小外甥。
景云哄他说他的草莓苗苗好像结果了,让他去看看是不是有果子,小家伙儿被妈妈骗走了,景风赶紧换了身衣裳提着桶往鱼塘跑。
刚出门听见电话铃响,担心让崽崽听见,景风吓了一跳。
接起来才知道是周大妈,他还以为周大妈又想多买点儿菜,没想到周大妈跟他说了另一件事。
“什么,来我这里钓鱼?”
景风有点儿懵,他知道有些钓鱼佬会到处找能钓鱼的场地,各种鱼塘、河边、水库都有他们的足迹,只要能钓鱼,钓鱼佬们从来不畏环境艰险。
他这里的环境当然称不上艰险,但确实比较偏远是真的。
周大妈说一行人里有她丈夫、她亲家公,还有她儿媳妇娘家哥哥,以及另外几个客人,加起来得有七八个了,都想来他这里钓鱼,问他行不行。
景风仔细询问了一番,来的客人里年纪比较大的有六十来岁了,以现代人的健康状况来说,勤于锻炼的六十岁老人说不定比一十多岁的年轻人有劲儿。
但是他还是再三确认,安全问题不归他负责,不随便下塘,只钓鱼,景风这才答应。
主要是周大妈开的条件太好了,只要他提供一个钓鱼场地,就是他家养鱼的鱼塘——鱼的品质得跟他卖出去的一样,这景风完全能保证。
然后一个人给两百块钱钓一天,钱倒是不多,但是钓起来的鱼他们按照景风小程序上的价格买下来。
也就是说,只要景风同意他们自己来钓鱼,钓起来多少就是卖出去多少,还不用他自己想办法运输配送,还能每个人收两百块钱。
按照周大妈说的,他们一行有七八个人,就算七个人,光钓鱼钱一天得给他一千四,钓起来的鱼另算。
钓鱼佬的钱,真好赚啊!
景风心里感叹着,“勉为其难”答应了周大妈的请求。
周大妈给景风推送了一个飞信号,据说是她儿媳妇的娘家哥哥,这回就是他牵头搞得这个野钓活动。
景风觉得他们村这个环境称不上“野钓”,但客人为大,客人说是野钓就是野钓。
他跟客人沟通一番,说明天一早过来,两车人,什么都不需要他准备,人家自己都准备好了,还有一车专门拉装备的,他准备好鱼塘子就行了。
至于吃饭住宿问题……他们自己带了各种速食,如果觉得他这个塘子钓着没意思,可能当天就走了,自然不用考虑住宿。
这倒简单了,景风觉得这样自己什么都准备好的客人非常省心。
挂了电话,景风去鱼塘子找赵五叔,赵老五每天尽职尽责帮着看塘,对鱼塘的情况比景风熟悉多了。
他带着景风去他看好的地儿,教他怎么看黄鳝洞,怎么捉黄鳝。
什么工具都没带,就那两只手,泥洞里扒拉几下,往下一掐,一条粗壮的黄鳝就被捉了起来,这一手看得人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