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节目组坑多了的家长们警惕值拉满,暗搓搓跟他们的崽洗脑,说节目组会给他们制造种种困难,比如扮作客人拿了他们的豆腐不给钱之类的。
于是景年就被委以重任,也不知道节目组在摄像机后面看到孩子们商量这些,是个什么心情。
宗廷赞赏道:“年宝很棒,可以帮哥哥忙,对不对?”
被鼓励的崽挺起小胸脯:“对!”
说话间,所有东西都摆好了,节目组的人全部退到一边,只留下唐成勇戴着口罩站在豆浆桶后面。
他们这架势,围观的人多,可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又被摄像头拍着,大家都不敢上前,连个上门问价的人都没有,更别说客人了。
僵持了几分钟,被一圈人盯着,连活泼的唐骏浩都慌了起来:“怎么没人买呀?”
豆腐卖不出去,他们不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怎么买薯片?
景年还等着收钱呢,啥都没有,他求助地看向宗廷:“哥哥……怎么办呀?”
宗廷从小耳濡目染,听了一脑袋生意经,也不是没听他爸讲过,上亿的合同是怎么谈下来的,可他爸没跟他讲过,卖豆腐怎么招揽客人啊!
方翘提议道:“是不是吆喝两声?”
宗廷:“吆喝?”
两人视线一碰撞,同时移向右边的包子摊,摊主三轮车的车把手上,挂着个电动喇叭,正发出一句一句带着电流声的方言:“大馒头,一块五两个(guo),大肉包,一块钱一个……”
宗廷:“……谁吆喝?”
两人收回的视线再次碰撞,同时移向……唐骏浩。
两分钟后,唐骏浩举着从节目组那里薅来的喇叭,饶有兴致地打开开关,活泼的童音瞬间同隔壁卖馒头大叔的方言交织在一起。
“大馒头……”
“大豆腐……”
“一块五两个……”
“一……不是,两块钱一斤!”
“大肉包……”
“大豆浆……”
唐骏浩一句接一句,没一点儿不好意思,举着大喇叭玩得可开心了。
景年瞪圆了眼睛,俊俊哥哥好厉害哇!
宗廷和方翘再次对视一眼,彼此都心生感慨,幸好有个社牛唐骏浩啊!
第451章
在唐骏浩的卖力吆喝下,终于有客人上门了。
围观的客人没抵住好奇心,有人走上前,试探着跟唯一的大人唐城用搭话:“你们这是卖豆腐的?”
唐成勇朝着孩子们的方向比划了一下,笑着说:“我就是个打下手的小工,不管事儿,他们才是老板,问他们吧。”
那人被逗笑了,扭头一看,几个娃娃眼巴巴瞧着他。
尤其是最小的那个,小脸儿软嘟嘟的,奶糕一样的小团子,大眼睛盯着人瞧,看得他心都软了。
“成,跟老板谈!”
这大叔笑眯眯道:“小老板,你们这豆腐咋卖的?”
唐骏浩举着大喇叭,兴冲冲道:“两块钱一斤!”
“两块?”
这价倒不贵,早市上差不多都这价,不过也有卖一块八两块二的,大差不差。
大叔有心想讲讲价,逗一逗几个小娃儿,但是想想人家孩子小小年纪出来卖豆腐,也怪不容易的,就忍了那点儿恶趣味。
“小老板,给我来块豆腐!”大叔伸手在豆腐上方,比划了一下,表明自己要多大的。
虽然豆腐按斤卖,但大部分买豆腐的不会那么精确的要一斤两斤,都是切一块自己想要的大小,然后再根据重量算价。
宗廷立刻按照大叔比划的大小,切了块豆腐。
别看他手小,稳当当的,切出来的豆腐完完整整,不歪不斜,四四方方一块儿。
然后学着小卖店老板的手法,扯一个塑料袋,从上往下兜住那块豆腐,手腕一动,往上一翻,那豆腐就落进了袋子里,从头到尾手没直接碰到豆腐。
虽然动作难掩生疏,但也有模有样,看得买豆腐的大叔和围观路人啧啧称奇。
宗廷充耳不闻,淡定地把那块豆腐放上电子秤。
“一斤二两多一点儿,两块四。”
大叔惊了,这有零有整的,还真算清了!
他掏出手机:“扫哪儿?”
宗廷的淡定维持不住了,他扭头看向节目组的方向,没给他们收款码啊!
但是节目组不为所动,显然没有给他们补上收款码的意思。
当然不会给的,给了怎么增加难度呢?收现金才会出现种种他们想要的意外好吧。
宗廷:“……”
关键时候,方翘说话了:“叔叔,我们都是小孩子,没有手机,也没有收款码,您能换一点现金给我们吗?”
生怕大叔没现金不买了,这第一单生意就这么凉凉,方翘双手合十,可怜兮兮:“叔叔,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