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豆腐,只算黄豆的话,成本五块左右,六板成本十。
他们已经商量好去县城卖,觉得县城市场更大一点儿。
县城的豆腐按照两块钱一斤算,一板豆腐十六块钱。
哪怕再便宜一点儿,板豆腐卖出去,肯定是能挣回本钱的——还有十块钱租车费。
宗廷想了想,觉得这样划算,点头道:“我同意第二种。”
景年立刻举手:“我同意哥哥!”
唐骏浩紧跟着:“我也同意。”
其实他没太听明白,但是阿廷比他聪明啊,他跟着聪明人就行了。
宗廷能算清楚的,方翘也能,自然没有其他意见,冯安妮也点头赞同好姐妹。
“等等。”
宗廷又想到个问题:“如果卖的不是整板呢?比如第四板卖了一半?”
他今天上午买过豆腐,知道一板有多少,都是切开卖的。
李熙芸说:“超过一半算四板,不足一板算板,第六板你们卖多少都算你们的。”
宗廷觉得这样可以,点了点头:“行。”
都商量好了,一时间大人小孩儿都斗志昂扬,捋起袖子准备干活。
景年看看妈妈,又看看哥哥,跑到宗廷跟前,小声问:“哥哥,我们不卖,豆腐脑吗?”
卖豆腐的叔叔说明天还做豆腐脑呢,豆腐脑不能卖钱吗?
宗廷脚步一顿,两眼发亮:“卖!这是另外的价钱!”
第449章
早上四点,闹钟响起。
景雪迅速关了闹钟,揉着眼睛,摸黑起床,担心吵醒孩子,她连灯都没敢开,穿好衣服到了外间。
在堂屋碰见正在掩门的李熙芸,两人一起出去洗漱。
都说阳世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这卖豆腐真是个辛苦活儿,一轮儿豆腐做下来,少不了几个小时,都是体力活儿。
豆腐做出来得赶早市,那做豆腐的前一天泡豆子,第二天半夜就得起,做好了再拿出去卖。
王杨在自家店里卖还好,他主要是卖中午晚上的,早上稍微晚一点儿也行。
李熙芸他们就不一样了,得去抢市场啊!还打算卖豆腐脑和豆浆呢,这些不都是早餐,中午晚上吃的人少哇。
他们坐车去县城还得小一个小时呢,而且都是生手,更得留足了时间。
为了今天的生意,这些明星嘉宾也是牟足了劲儿,昨儿下午不光泡了豆子,还请王杨讲了好几遍做豆腐的流程。
要不是没有泡好的黄豆,他们还想把流程走一遍。
约莫四点二十左右,五个家长已经在王杨家聚齐了,王杨家院子里吊着一盏灯,王杨和他媳妇儿已经在磨豆子了。
昨天王杨就提到,推磨是个重体力活儿,他家倒是有驴,用驴得给租金,节目组规定的。
方海岩就跟李熙芸说,她家那牛可以拉来推磨,昨天他们已经把牛牵到王杨的畜牲棚了。
按说王杨他们是不能动手的,只能做技术指导,但是这会儿这个天色,直播间里观众都少了一大半,可见这个时间起床干活实在阴间,节目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李熙芸等人来了,王杨和他老婆就停手了,出两个人去接手他们俩的活儿,放豆子、加水、刷磨出来的浆子,还得看着牛。
其他人干等着也不是事儿,好在王杨家里还有一个小石磨,平时自己家做豆腐做的少,就用这小的。
小的这个得靠人力手磨,没一会儿胳膊就酸痛难忍,五个人轮换着上,谁受不住的就换人。
中间王杨和他老婆就在旁边盯着,水加多了豆子放少了,都要及时提醒。
等磨出来的豆浆够多了,就倒入开水,滤出豆渣,再上锅煮沸。
这豆和水的比例,全靠王杨把控,等开始煮豆浆,还得分个人去锅那边看着,不停搅动。
等到豆浆沸腾,也不是好了,这个王杨昨天重点讲过,这是假沸,要再煮个三五分钟才行。
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锅原味儿豆浆,豆浆想变成豆腐,才刚刚开始。
照着王杨给的比例加盐卤,等豆浆逐渐凝结成块儿,这就是豆腐脑儿。
最后,还得把豆腐脑儿放进铺有干净棉布的豆腐箱里,上面加木板,加重物压着,压个半个小时以上,等里面的豆腐水流出来,豆腐才能算做成了。
前两格豆腐脑装进豆腐框的时候,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真的没得闲,一点儿离不了人,活儿也累,他们五个人一起上,还觉得人手不够手忙脚乱。
直播间的观众都看累了:
——第一次知道,做豆腐是这么辛苦的活儿。
——呜呜呜我女神,脸都累白了。
——老方和老唐两个,一个武打明星,一个跑田径的,这体力都大喘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