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人多势众,开始挑拨生事的人不敢顶回去,乖乖闭嘴,只是在心里连连摇头:顾家这是放了一尊大佛在家里,还没嫁人就这样懒,就算再有本事以后也是农村媳妇,没有不干活的道理,以后嫁过去有顾二婶他们一家受的。
顾二婶时不时接受到这些人的冷嘲热讽,心里无语的不行,有一次还悄悄找到顾朗浩说,让他好好学习争取和林萱一起考个好大学,以后俩夫妻配到城里工作,狠狠打这些人的脸。
九月中旬,桦树庄小学种植的桂花树大面积盛开,令人心醉的幽香味扑面而来。
在金桂飘香的时节,林萱收到了林父的一封信。
信上透露教育局的会议已经决定恢复停止十年的高考,让她还有顾朗浩赶紧复习。同时寄来的还有几本辅导书籍。
高考总算有个明话了,林萱拿着信去找顾二叔,“二叔,上面已经确定要恢复高考了!”
顾二叔正在喜滋滋的看账本,闻言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林萱说了什么?
恢复高考!
他心里涌起一阵狂喜,桦树庄的孩子有机会上大学了!
“是已经确定了吗?什么时候考试?”顾二叔一向沉稳的声音变得急切激动。
“已经确定了,只是各大媒体还没公布消息,一些地方提前知道消息已经在复习了,二叔我们也得抓紧啊。”
“对!”顾二叔激动的往外走,回神后停住脚步,“这不是上面下达的正式通知,我不好出面说。萱萱啊,麻烦你去转播一下这个消息。”
林萱点点头,拿着信往学校跑,出门的时候碰到抱着孩子溜达的江小月,她六月份生了一个女宝宝,一直请假在家休养没去公社上班。
江小月笑着问:“萱萱,这是要去干嘛?”
林萱扬了扬手上的信件,“小月姐,今年要高考恢复了,你要是想考大学,抓紧复习啊。”说完风风火火走远了。
江小月错愕的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平稳的心跳“怦怦”急促起来,林萱刚才是说,要高考了吗?她低头看向女儿熟睡的小脸蛋,陷入了沉思。
林萱跑到学校的办公室,冲着里面的人喊道:“要恢复高考了!”
办公室寂静了几秒,刚刚还在聊天的教室像是被按了静音键,但很快沸腾起来。
“啥,恢复高考?你再说一遍?”
林萱用冷静且平稳的声音大声宣布,“首都那边传来的消息,国家已经决定恢复高考了。”
有的人不可思议的喃喃自语,“真的吗?”
有的怀疑自己在做梦,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有的人热泪盈眶,有的人对此也保持怀疑。
这个消息还是如掉进平静无波的湖面的石子,快速蔓延开来。很快桦树庄就炸开了锅,再就是周围的生产队,红星公社,乃至安县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所有的知青、学生还有往届的读知识分子到处找资料,找课本,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挑灯夜读,大家一边紧张的复习,一边焦急的等待消息。
终于时间来到了十月,1977年10月21号,各大媒体陆续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
因刚刚拨乱反正,受时间、教材、考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考试不便全国统一进行,而由各省、市单独组织安排命题、考试和阅卷等一系列工作。
桦树庄虽然早有准备,但知青们、学生们听到确切的通知还是忍不住跳起来欢呼。
“我们能参加高考了!”李文炳抱着收音机,眼眶里闪烁起泪花。
“还有不到四十天就要考试了。哈哈哈,幸好我们复习得早。”关瑞雪抱着书本,开心的蹦了蹦,只觉得这儿的心情说不出的好。
上官婳默默攥紧掌心,这次她有机会可以回城了。
赵栋梁干脆大声吼出来,“恢复高考了,我们可以上大学啦!”
这年头的大学生可不像后世那么廉价,可以说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可靠的途径。
被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只要上了大学就是城镇户口,城镇户口每月发商品粮、各类票劵。一毕业就有包分配的工作,进厂当技术骨干、进单位吃商品粮,以后还有单位的福利房分配。从此一生将被改写。
所以大家才会为了一个大学名额争得头破血流。但现在,他们终于能公平竞争,堂堂正正去念大学。
这次的高考成为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安县虽然早有消息,但部分人秉持着怀疑的心态没有动起来,直到这个时候才陡然一悚,他们别说复习了,连教材都凑不齐。
这个时候能用的书籍特别少,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在渴望考上大学的知识青年中火了起来,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