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上记下落槌价和号码牌时,乔清许暂且分心思考起了高足杯的事。
其实在“自损一万伤敌一百”和“自损一百伤敌为零”之外,乔清许还有一个“自损一千伤敌为零”的办法。
就是在最后高足杯开拍时,他擅自做主,把这件东西转为私洽。
拍卖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公开拍卖,二是私人洽购。
前者就是乔清许此刻正在做的事,而私人洽购则是买卖双方在拍卖行的撮合下谈拢一个成交价,私下进行交易。
比起私人洽购,公开拍卖始终存在一个风险,就是如果流拍,会给拍品留下流拍记录。
如果一件顶级藏品,拍卖行预估到成交价不会很高,甚至流拍时,便会跟买家商量转为私洽,这样就可以避免难看的结果。
当然,转为私洽,并不代表就是有人私下购买。
只是从“公开”转为“不公开”,那东西有没有卖出去,别人也不知道了。
如果乔清许把高足杯转为私洽,至少可以暂时避免这件赝品拍出去。
但这会让所有意向客户都莫名其妙,同时禾丰也绝对会找他麻烦,甚至让他赔偿高额的违约金。
而后续真有客户来私洽,这件赝品还是会卖出去。
所以,乔清许只是能暂时地拖延一下,也是相当不值的。
但比起另外两种办法,这个办法不用曝光赝品的事,能让姬文川完美隐身,如果可以打动到他,说不定还有谈判的余地。
“接下来是一件清雍正青花一束莲盘,起拍价十五万元。”
第二件拍品上拍,但乔清许介绍完,台下却迟迟没有人报价。他又加大了介绍力度,但还是没有人对这件拍品感兴趣。
场上的气氛一下冷了下来,这对拍卖师来说是很致命的。
乔清许抬起手中的小槌,正要宣布流拍,但这时后区的大屏幕上突然显示了一个网络报价:200,000。
二十万?
乔清许不禁觉得奇怪,十五万都没人要的东西,为什么要报价二十万?
是钱多得没处用吗?
耐心等了一阵,乔清许落槌宣布成交:“恭喜1111网络客户拍得清雍正青花一束莲盘。”
前两件“开胃小菜”之后,后面的拍品成交价逐渐走高。
好几样东西都拍上了百万的价格,会场里的氛围也始终保持热烈。
但氛围再好,也总会有无人问津的东西。
“下一件拍品,明嘉靖甜白釉小碗,起拍价八十万。”
场上没有反应。
“甜白釉很稀有的,”乔清许尝试和之前拜访过的客户互动,“刘总不考虑下吗?”
代表刘总的秘书摆了摆手,由于他坐在前排,声音乔清许刚好能听见:“小碗没意思。”
乔清许没有放弃,又看向了电话委托席:“嘉靖年间的甜白釉是比不上永乐年间的甜白釉,但存世量很少,也有很大的升值空间。Anna,李总有意向吗?”
叫Anna的代理人摇了摇头,表示她的委托人也没有意向。
乔清许难免觉得有些可惜。
这件东西无疑是好东西,但藏家没有名气,不然它的起拍价至少翻番,最后的成交价也大概率在三百万往上。
然而就在乔清许举起小槌正要宣布流拍时,后方的屏幕上再次出现了网络报价:1,000,000。
“网络出价……一百万?”
当乔清许念出这个数字时,场上一片哗然。
在无人竞拍的情况下,起拍价八十万的东西,何必要花一百万来买?
乔清许自然不敢轻易落槌,看向直播摄像头的方向,提醒道:“1111网络客户,这件小碗的起拍价是八十万。”
台下所有人都回头看向了屏幕,而在这些人惊异的目光中,屏幕上的数字跳转,又出现了新的报价:2,000,000。
乔清许:“……”
是姬文川。
第26章 怎么和之前的不太一样
一旁的拍卖助理小声嘀咕道:“这不会是哪家孩子乱输的吧?”
另一个助理附和道:“当是玩儿呢?”
乔清许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对姬文川来说,这不就是玩儿吗?
为了让乔清许认出他,放着起拍价不要,故意报高价。
乔清许仍然保持着职业化表情,但话语中明显少了几分严肃:“为了避免这位买家‘损失惨重’,两百万,成交。”
这种玩笑话一说,姬文川应该也知道乔清许认出他来了。
“啪”的一声,小槌落下,又引起了台下的一片哗然。
有人猜测这是买家和卖家之间有特别的约定,也有人猜测这是买家想要讨好卖家。
总之这在拍卖场上并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事。
乔清许在本子上做好落槌记录,接着给出了下一件拍品:“明成化官窑花卉纹天字罐,起拍价,三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