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中暑了?
李大人哆哆嗦嗦道:“几位贵客,咱们借一步说话?”
铃铛摇头:“不必,先看看你做的水车。”
李大人咕咚咽了口口水,完了,天砸脸上了。
看李大人呆呆的不动,铃铛率先往水车的方向走去。
走在最后的暗一和暗二一人架着李大人一条胳膊拖着走。
里正蹙眉,犹豫道:“两位壮汉,你们这样..”
“里正放心,李大人就是中暑了,我们兄弟就是帮帮他。
对不对,李大人?”
暗一说的真诚,回头看李大人的一瞬又眼含要挟之意。
李大人被吓的一个激灵,感激站直了身子:“本...我好了,我好了。”
“嗯,那李大人请吧。”
话落,李大人飞快往铃铛他们的方向跑去。
暗一暗二摊摊手,也跟了上去。
李大人的怪异,都被村民们看在了眼里。
可他们此刻更关心水车,看那小丫头那般笃定,他们不免期待了起来。
铃铛看过水车后,微微皱眉。
这青海村说是在山上,其实只能算是高地。
看李大人做的这水车,也不能说他完全没用心。
至少普通情况下,这水车完全够用。
而且李大人还做了引水用的水槽,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他水车上没有竹筒运水,单有挡板自然存不住水。
这条河水现在看着水量和流速都不错,可要是时间长了,水位下降,就算是加上竹筒,运上去的水怕是也寥寥无几。
铃铛看向一边的七皇子,挑眉道:“七郎,你和五郎之前看过所有水车的图纸,觉得青海村这边的情况可以解决吗?”
七皇子抿唇思考了一会才道:“水车加竹筒,还要加个人力摇杆,这样以后河水变少也能人工运水上去。”
铃铛颔首:“不错,你来画,画完你讲解给李大人听。”
“好。”
第424章 :不是个好鸟
七皇子也不矫情,随意找了个棵大树遮阳,盘腿坐在树下的石头上,拿出随身背着的包裹。
翻找出小本子和炭笔就开始写写画画。
孟五郎也凑过去,兄弟两人有商有量,画的有模有样。
李大人好奇凑了过去,看了一会,李大人猛拍一下脑袋。
“对啊,这样带上去的水就多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这个是什么?这水车还要让人摇?人能摇的动吗?”
......
李大人聒躁的很,七皇子烦躁抬头扫了李大人一眼。
李大人呼吸一窒,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
七皇子这才满意收回目光,再次垂头继续画。
铃铛几人也不在这等着,准备四处走走。
里正眼睛一转,快步跟了上去。
“两位贵人,我是青海村的里正,几位要是不嫌弃,我带几位四处转转?”
铃铛轻笑点头:“好啊,那就麻烦里正了。”
“不麻烦,不麻烦。”
“就是不知道几位想了解什么?”
“您随便说说吧。我们也是随意转转。”
里正心下一阵失落,看来是自己看走眼了。
罢了,就当散心了。
没了小心思,里正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介绍起青海村的情况更轻松清晰了起来。
“好,那老汉就随意说说,俺们村一共15户人家,俺们村都姓石,嘿嘿,就是那石头的石。”
“石头的石好啊,娃儿好养活。”
沈氏非常喜欢这个姓氏,这个姓氏那绝对够硬。
在农村,大家都说贱名好养活,这姓石就完全不担心了。
石里正连连点头:“对对,可不就是这个理。咱们村的娃就没有夭折的。
哈哈,一不小心扯远了,老汉再给你们说说别的。”
之后石里正说的都是村里土地种植情况。
这青海村除了会种些耐旱的作物平日里食用外,还种了一片枸杞树。
现在枸杞都采摘完了,都堆在了村子的晒谷场。
每年都会有药商来收枸杞,可今年,药商们都没来收枸杞,说是灾年用不上。
里正之所以来套近乎,也是看铃铛他们穿着贵气,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凑了上来。
水车要是真不成了,用那些枸杞换些银子,他们村的人也不至于饿死不是。
铃铛神情一动,这边的气候更适合种植枸杞,她倒是可以收一些回去。
就是收枸杞不着急,先看看水车的情况再说。
所以铃铛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没有再提只说先回去看看水车。
里正略感失望,和铃铛他们往回走。
此时李大人拿着已经把七皇子和孟五郎的图纸看明白了。
青海村没有竹筒,李大人就喊了村里的木匠开始用木头做。
铃铛凑过去一看,不得不说这李大人确实是个木匠好手,就是推卸责任的毛病实在是让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