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玉米在四月下旬就种好了,今年因为天气原因,比以往晚了半个月。
不光沈氏担心,孟大庆和秦氏也担心。
孟大庆搬完所有书才回到院子和沈氏老两口道:“暖房酒就算了吧,秋收的话应该影响不大,有窑口在,这玉米收成少些就少些吧。”
孟铁锤看儿子也不支持自己,气的转身又回木工房忙活去了。
孟大庆三人被孟铁锤弄的哭笑不得。
沈氏根本没在意老头子的小脾气,轻叹了一声道:“粮食有时候可比银钱重要,其实肥料要是够也就不耽误啥了,家家户户粪便就那些,谁家也不够啊。”
铃铛想想自己看的书,树叶也能沤肥,可要五十天,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最简单的就是焚烧农作物的秸秆和树叶当肥料。
想到这,铃铛就提了出来。
沈氏几个没听过树叶还能做焚烧做肥料,疑惑道:“树叶能行吗?秸秆以前倒是有人用,可是咱们的秸秆很短数量也少,根本没什么效果。”
铃铛了然,古代的秸秆可不像现代长的那么高大,肯定是不够用的。
于是解释道:“树叶焚烧过也可以当肥料,其实用树叶沤肥效果会更好,可要五十天才行,如今时间赶不及了,先用焚烧树叶这个办法吧,总比没有强。”
孟大庆点点头:“那就听四丫的,咱们试试,树叶子北山多的是,也不费什么功夫,明天就开始,窑口那边也休息三天,都让村人回去种地去了。”
今年春耕晚,怕耽误收成,孟大庆三兄弟商量了一下就给窑口的人放三天假。
反正附近村子的人都要忙春耕,谁也没空建房盘火炕。
他们忙完了,大家也就忙差不多了,那时候再忙窑口的事也来得及。
沈氏点点头:“试试也好,明天大郎他们也该放假了,不知道明个回不回来。”
第92章 :一米四的大姑娘
孟大庆想到家里的几个男娃就头疼,二月里,这五个孩子偷偷下场考了童生,都没和家里人说。
好在就在辽阳县考试,孩子们也没出什么事。
可但凡出点什么事,家里的婆娘们能把他们这些当爹的生吞了。
沈氏听说后,脸上满是欣慰,说孩子们长大了。
还说男娃就该这样,遇事自己抗才是真男人!
尤其听说五个孩子都过了童生,沈氏更是破天荒的挨个娃夸了一遍。
此时的辽阳县县学。
孟大郎几个围在一起也在说考秀才的事。
孟五郎早已凭成绩留在了甲班,如今又考上了童生也是有资格考秀才的。
可他到底年纪小,学的东西有限,除了二郎,他考中的可能也最小。
“秀才还有三天就该考了,你们怎么看?明天要不要回孟家村和奶奶他们说一声。”
孟大郎作为大哥,自动承担照顾弟弟们的责任。
可这个责任绝不包括替弟弟挨训!
上次偷偷考童生,奶奶是夸了他们,可回了自己屋,他可是被爹娘骂了一顿。
所以,这次必须和兄弟们提前商量好,别又他自己遭殃。
孟二郎摊摊手:“我当然希望不和奶奶他们说,反正我又考不上。”
对于这点,孟二郎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别看他能在甲班混,可他只会死记硬背,写文章更是甲班垫底的存在。
孟三郎笑眯眯的道:“听大哥的。”
孟大郎嘴角抽了抽:“这次别想让我背锅,咱们兄弟一起决定!”
孟五郎偷笑,三郎哥最会坑人了。
孟四郎这时候说话了:“回去说一声吧,家里也该春耕了,咱们帮一天忙,第二天回,后天也来得及参加考试。”
四人看向孟四郎,以往这种情况四郎很少给意见,他大多时候都是随波逐流听大家的。
这次很反常啊。
孟大郎几人对视一眼,均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孟家村的人早早的就睡了,都为了第二天的春耕做准备。
铃铛像往常一样在看书,她今晚和小二要的书就是关于沤肥的。
看下来她发现,除了焚烧树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收了玉米后,种黄豆养地的方法倒是可以用一用。
正看的认真,小二提醒道:“东郭轻来了。”
“嗯?你怎么知道?”
小二得意的道:“因为你累计消费的积分达到了五千积分以上了,我就成功升级了,可以探测到五十米内的人和物。”
“那就恭喜你更有用了。那东郭轻到哪了?”
小二神情古怪的道:“他不知道在找什么,正一间间屋子找呢。”
铃铛嘴角抽了抽,麻利的穿了衣服往外跑。
月光下,东郭轻那身红衣更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