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由自主地顺着她的思路去想,纷纷说道:“对呀,这么看有点矛盾啊。”“代号G真的没有普通作案者的慌张,她好冷静。”
“我更偏向于她的性格有一种极端的自大,在疾病刺激之后,她认为现行法律无法给予她的家人公正,所以她将自己放在了审判者的席位上,高高在上地决定如何剥夺这些人的生命,同时利用法律漏洞,躲过证据链的判定,因为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祝慈只要一讲起角色来,永远都条理分明,滔滔不绝,足见下了很多功夫。
大家都对代号□□生了无尽的好奇,热情高涨,后面又提了很多问题,主创们适时地分享了一些剧情中不起眼的伏笔设定,满足观众们的好奇心。
整场路演的氛围都很融洽,大家畅所欲言,全程围绕着电影本身在聊,结束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依依不舍。
之前内向到不敢表达意见的曹承经过这次全程跟组,也变了许多,跟观众分析自己创作灵感的时候一点都不带卡壳的。
当天他们跑了三场路演,从反馈上看,口碑稳住了,祝慈把对票房的期许提高了那么一点。
凌晨,首日票房数据确定,《惩戒者》上映24小时,总票房突破七千万,比一些不限级的电影成绩都好。
之后的几天,票房一路走高,第四天就突破了祝慈和周淮铭预估的3亿目标。
因为电影本身有很多敏感之处,官方不能下场做宣发引导,全靠自来水们的强烈安利,能有这个票房趋势,说明电影本身真的非常能打。
“祝慈不亏是最年轻的影后大满贯,把层层递进的情绪诠释得如此饱满,顶流明星能在电影初期隐藏自己,完全融于角色,不得不说是神级演技!”
“啊啊啊都给我去看《惩戒者》!国庆档最爽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才是国家推动分级制度的原因,一部好片绝不能因为某些镜头的存在而被压制,就该百花齐放啊!”
“真的不会传播不良价值观吗?恶人竟然没有被制裁?”
第136章
《惩戒者》与以往的犯罪片都不太一样, 是开放式结局,直到最后正义都没有战胜邪恶,更像是代号G的一部犯罪纪录片。
因此, 在口碑发酵四五天后, 一大波反对的声音也冒了出来, 许多影评人开始质疑这部电影所传达的内涵。
“@阿墨看电影:《惩戒者》看着确实很爽, 演员演得也很到位,但是阿墨看完以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都能过审?这么美化一个杀人魔, 岂不是在抹黑我们的司法系统?”
“就是,真后悔去电影院,看完难受好几天。”
“沙世镜就是喜欢这种无限丰富反派形象的本子, 看见她我就应该猜到了。”
“祝慈怎么会同意接这种电影的, 我对她的滤镜破碎了!”
国庆档正在热映, 《惩戒者》又是被观众们自发捧起来的, 网上声量不小,所以这个博主带着大名一发帖, 下面很快就聚起了一群人。
当然,看不惯的声音还在少数, 大部分看过电影的网友都没被大V这种煽动性的语气带着跑,而是积极地反驳他的观点。
“那么大的‘18+’看不见呐?成年人都有基本的分辨能力了好不好,谁会把电影里的虚构剧情当真?还要国家把你当巨婴吗?”
“一点思辨能力都没有,人性的复杂多面你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光想着给别人扣帽子了。”
“我就不懂了,哪里有美化啊?不能因为祝慈长得美演得好就说电影在美化罪犯吧?主角必须真善美吗?反正我是受够了强行大团圆,就喜欢这种逻辑在线的作品。”
“哪怕祝慈是我担, 我看了也只会觉得代号G的心理极度扭曲,不是正常人, 话说全片下来唯一的人性之光也就是姐姐还有那两个警察吧,不抹黑啊,小女警一直都没有放弃查找证据。”
“给我气笑了,招牌上明明白白写着口味,不喜欢你就别看!进来吃饱了又要批判一通,还想把我们的碗给掀了,贱不贱啊!”
……
其实,真正觉得电影有问题的人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同期的竞争对手在趁机浑水摸鱼,企图把一个微小的点放大到三观问题,好让观众吵起来,打击一下《惩戒者》还算不错的票房走势。
尤其是祝慈堪称恐怖的崛起速度,让差不多咖位的女演员都如临大敌。
无论是私生活还是业务能力,她都无可指摘,小小年纪活得像个老学究,想黑她都无处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