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他抬头看向祝慈,神色复杂地说:“你的魄力比我要强,这种扶持项目前五年基本上看不到资金回拢。”
祝慈也承认这一点,苦笑一声:“我想的更远,起码要十年,才能达到我理想中的状态。”
“我明白你的想法。”周淮铭倒是没有劝她,而是很有共鸣,“成立半人马这么久,我也算见识过圈子里的常态,好的合作伙伴就像大浪淘沙,如果只满足于现状,有什么拍什么,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就算再高的地位也一样。”
“人往高处走,以前我有很多选择,可是现在必须要精品中的精品,可是一年能有几个供我挑呢。”祝慈靠在沙发背上,双眼迷茫,“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而且我也不想看见那些年轻人的灵气和才华被扭曲的潜规则消耗掉。”
“我希望建立一种良性的制度,导演、编剧、演员齐心协力创作有质量的佳作,而不是为了谋生,捏着鼻子拍出一坨谁也不喜欢的烂东西。”祝慈无情地吐槽道:“而那些劣币驱逐良币、搅乱市场的投机者,也不该大摇大摆地继续吸金。”
“你给我画了一个大饼,我还要心甘情愿地吃掉。”周淮铭无奈地看着她。
祝慈坐直了身子,说道:“周总你也不亏呀,我只要拍戏的优先权和小部分投资占比,这些人才一旦培养起来,可是在为你干活,我们是双赢。”
周淮铭捂住额头,摆摆手笑道:“我知道,所以才说心甘情愿。”
“不过,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又看了一遍计划书,郑重地说:“还得经过多方评估才能确定,说不定要回去问问我爸。”
“那当然,正式洽谈怎么也得来个四五轮吧。”祝慈接受良好,只要周淮铭不持反对态度,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
“对了,想好这个计划叫什么名字了吗?”周淮铭问她。
祝慈斟酌再三,轻轻说道:“就叫‘星梦’吧,希望它可以圆我们所有人的梦。”
“好,‘星梦计划’。”周淮铭低声念了一遍,眼神很温柔。
第135章
和周淮铭定下扶持计划的名字, 这才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事儿更麻烦,可行性评估、具体的规章制度、商议合同条款、宣传推广、筛选人才……
想要让“星梦”计划按照祝慈的设想发展壮大, 必须在创立之初就考虑到方方面面, 打好地基, 难度不亚于一次创业, 她今年剩下的时间估计都要花在这上面了。
不过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这件事暂时急不得。
和半人马这边达成初步意向后, 工作室又一次开展了大规模招聘,要求详尽,待遇丰厚, 包含了新媒体运营、管理、法务等多个岗位。
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祝慈可不觉得只靠自己这个门外汉就能把整个计划顺下来。
况且在祝慈补全电视剧三金之后, 她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演员第一人, 身价又一次暴涨,各种代言邀约雪花一样飞过来, 团队现在的工作压力也大,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所有人都忙碌地运转了起来, 一方面筹备“星梦”计划,另一方面则是在为即将上映的《惩戒者》做准备。
内娱的影视分级制度已经实行三年了,刚开始推行的时候,限制年龄向的作品如井喷一般, 后来新鲜劲儿一过去,就股风潮就低迷了下去。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类影视剧大多只为追求一时的感官刺激, 过分强调其中的限制因素,忽视了整体剧情, 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观众也不傻,尤其对于需要付费的电影来说,如果最大的噱头只是那几个限制级镜头,没有更深层次吸引人的东西,他们又为什么要掏钱呢?
一开始大家会图个新鲜,可当这类作品不再稀奇,看腻味了,观众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
从过往三年的市场选择上来看,限制“18+”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是《闵希》,下映时有近6亿。
这是一部以暗恋为主题的爱情电影,亲密戏份比较多,有固定的受众,其他主打血腥、暴力为卖点的电影就稍显逊色,成绩最好的只有4亿多。
半人马第一次尝试影视制作,就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其实是很冒险的。
首先是主动放弃了一部分观众群体,不光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那些胆小怕受刺激、有基础疾病、性格保守的成年观众也会拒绝观看,就连祝慈的粉丝都有一部分没办法支持,更何况路人呢。
另外在前期宣发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不能像正常的全民向电影一样大张旗鼓地在短视频平台随意投放物料,所有宣传材料都要经过总局的审核才能上线,还要打上明显的文字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