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13)

作者:八月灯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见他不在乎,顾城也就不管不问了,自顾自说道:“这里很偏僻,就算出了事故也不会第一时间进入大众视线,死者被捆绑在麻袋里,现场附近除了一两处拖拽痕迹和血迹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线索,连日的下雨,冲掉了一切有可能被纳入物证的足迹和有可能存在的车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此之前这个案发现场是不是真的就像现在一样干净。”

顾城的疑虑很简单,阴雨绵绵,足迹和车辙会被冲淡甚至被毁灭。

那么血迹呢?

现场确实提取到了属于死者的血迹,但是分布范围很小,而且是隐蔽的、角度刁钻的、不容易被雨水轻易冲走的干涸血迹。

在这之前,在这具腐尸彻底走进警方视线之前,死者有没有可能是在这个地方被实施杀害,然后被麻袋封装的呢,凶手有没有可能会想要伪造一个抛尸现场?

秦晏认可他的说法,却摇摇头:“有一点你忽略了。”

“什么?”

“暴雨的冲刷确实有可能帮助凶手大范围地清除掉一些血迹,但血液喷溅是有规律的,死者的直接死因是被平口改锥刺入后枕骨,再加上身体其他部位大量的出血,就算血迹附着在泥土表面,也难保证不会下渗,暴雨能够清理掉表面流动的血液,却不一定能把整个泥土都换一遍,”秦晏说,“出现场的时候现勘特意翻看过,血液并没有渗入土壤里,后来又做了检测,这个地方确实不太可能是第一现场。”

顾城点点头,既不赞同也不否认。

西城区的人都被问过一遍,之前派出去走访的小队也来跟他们接头,都说附近的居民和流动商贩对死者并没有印象。

其实这样的回答也不是太靠谱。

这附近的几乎都是流动人口,要么是暂住下来的打工人,要么是留守多年的老人,要么是没有学历走投无路的年轻人,筒子楼里的住民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批,人来来去去,去去留留,只有破旧的筒子楼在这里坚守了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那么久。

也许这就是粤东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留下的时代产物。

.

“走吧,”秦晏推推顾城,“还傻愣。”

“下一步去哪儿。”顾城问他。

秦晏坐在警车的后座,顾城也跟着钻了进去,前面开车的是金琳。

金琳见秦晏没回答,于是说道:“新区是吧,秦支?”

秦晏颔首:“去了解一下王亚婷生前生活过的地方。”

.

都说死者为大,但活着的人也许并不这么想,真正怀念王亚婷的只有远在函西省的父母,剩下的,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她是粤东本地人,但母亲则是从函西远嫁过来的,自从王亚婷成年之后,母亲便与父亲一起回了函西娘家,据说是不想干扰粤东女儿的私生活。

王亚婷的父母前几天收到了女儿去世的噩耗,一路赶车过来,人是今天早上才到的,此时正在王亚婷的家中收拾遗物,秦晏带着几个外勤过去的时候隔着一道铁栅门出示证件。

“警察,”中年妇女眼神警觉起来,“你们是警察。”

秦晏抱歉道:“打扰了,我们来调查王亚婷女士的死因,有一些事情需要向您了解一下情况,过程中我们会全程录音录像,您看现在方便吗。”

那女人眼神躲闪,眼睛又红又肿。

片刻后,她才从里面把铁栅门打开:“你们进来吧。”

.

进去以后才知道这是一番怎样的天地。

房子不大,两室一厅一卫,装修材料几乎都是用木材,墙壁上包着木质的边,看上去有点古色古香的意思,收拾得也还算整洁,进门就是隐藏式的嵌入式鞋架,上面做了隔板,放着相框和小植物。

看得出来王亚婷生前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

王亚婷的母亲把这些警察叫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旁的父亲不说话,只顾低着头整理王亚婷生前的东西。

“您最后一次跟您的女儿联系,是什么时候?”秦晏问。

王亚婷的母亲回忆道:“她不太跟我们联系,我也忘记了......大概是上个月一号左右,她跟我们说她不想干了,想回函西,我们没答应。”

秦晏看一眼天花板,而后目光又落到干净的茶几上:“她平时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她说她是个小说作家,平时干什么,可能会找一些兼职,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

“作家?”顾城和秦晏都觉得有点意外。

这个职业并不常见吧。

王亚婷的母亲又说:“她是学医的,本来我们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考大学,读研读博,当医生,但她不听,非要当作家,我上网搜过,她不出名,赚得大概也不多,有时候我们会打生活费给她,她都照单全收,平时也不会往家里寄钱,都是她自己花掉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