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剩下的人却产生了分歧。”
“学政张廷璐(张廷玉的兄弟)以及道台陈时夏,当时其实已经把考生们都给劝下来了,虽然已经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但是却有效避免了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这些人主张放这些学子们一条生路。”
“就连雍正派过来的吏部侍郎屁股也坐歪了,和张、陈二人站到了一块儿,请求皇帝放他们一条生路。”
未来的雍正皇帝·目前的四阿哥:“……?”
他的头顶慢慢的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是,这件事情闹得那么大,险些酿成全省罢考的惨案,你让我放他们一条生路?
那你要不也给我指一条活路吧?
本来爷的皇位就已经足够摇摇欲坠了,强撑着改革已经足够不容易了,现在你还要给爷来个雪上加霜——你让我放过他们,那你能不能也放过我?
季驰光:“我要是雍正,看着这些屁股坐歪的官员,我八成得裂开——这班子怎么带?这已经不是一拖几的问题了,这是朕一个人拖着所有人负重前行啊!”
“这帮渣渣不仅不能在改革上为朕提供帮助,甚至还在拼命的扯后腿——朕要你们何用啊?”
“为了让天下人看到自己改革的决心,也为了震慑那些不安分的学子,雍正这次是彻底下了狠心。”
“那几个帮着说话的官员全部被撤了职,闹事的两个领头人则被斩立决,剩下的那些
帮凶全被判了绞刑。”
“至此,罢考案风波初平。”
“大概是这一次杀鸡儆猴终于起了效果吧,此后新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虽然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风波,但是却再也没有闹出大乱子了,官士绅一体纳粮当差政策,就这么平稳的推了下去。”
“直到——”
“乾小四当皇帝了。”
季驰光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眼神哀怨。
四大爷英明了一辈子,怎么就选了,乾小四呢?
也不是说这位有多不好,可是,雍正的政策,他是真的废了很多啊。
季驰光:“大概是清朝这几代确实专门出不孝子吧。”
“乾小四集中吸收了前面几代皇帝的不孝精神,非常顺利的在某些方面长歪了——这个崽种登基之后的头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废除了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
当季驰光幽怨的声音传进四阿哥的耳朵里的时候,原本还在为新政的顺利推行而高兴的四阿哥,瞬间就陷入了沉默,随后暴怒。
谁?
这个乾小四特么的到底是哪个崽种?
到底是他哪个女人生的?
他回去就把他亲娘打入冷宫,绝对不能让这个不孝儿子再出生!!!
原本也为大清的国库即将又增添一笔新收入兴奋的阿哥们也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脸上欢欣的神情立刻褪下,转而挂上了一张同情的脸。
唉,咱就说人无完人,就算是汗阿玛那么厉害的人,晚年败笔也不少,老四虽然聪明得意了一辈子,但临老了怕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碰上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儿子。
沐浴在兄弟们怜悯目光中的四阿哥差点就要裂开了。
特么的,到底是他的哪个儿子?
未来的他是瞎了吗?!!!
……
季驰光:“乾隆皇帝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复杂的人。”
“他的一生,毁誉参半,其中关于他的负面评价很多都是和他的父亲有关系的——他废除了雍正的不少政策,创造了从未出现过的‘心孝’,以及……他禁掉了雍正的《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
阿哥
们:那是啥?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季驰光:“关于这本书,我曾经在图书馆里见过,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年少无知,一直以为这是一本佛经——实在是因为这名字听着真的太玄妙了,甚至已经玄妙到你把它塞到《金刚经》等其他佛经里面,都不会让人感觉奇怪的地步。”
【二凤:大概是四大爷平时在家吃斋念佛念久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名字也自带佛家气息?】
季驰光:“四大爷曾经说过一句话——”
“朕年已五十,于事务经练甚多,加以勤于政事,早夜孜孜,凡是非曲直尚有定见,不至为浮言所动。”
“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我当皇帝当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然推行的政策为我带来了无数的骂名,但是,我知道这些事情的是非曲直,大家肯定自有定论,公道自在人心。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被外面的流言蜚语影响的。”
【雨翊凌澜:啊这……四大爷,有些话是真的不能说啊……就这情况,也不知道几年后的雍正大爷写完了《大义觉迷录》之后,在回过头来想想今天说的话,脸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