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成功出了这个鬼地方,她一定要一把火烧了这里。
那么就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这里受过多大的屈辱。
她就可以回到皇宫,继续过她人上人的生活。
至于那个李嬷嬷……哼,看在她对自己勉强有些帮助的份上,她就不要对方的命了,不过,谁叫这些年她对她的遭遇视若无睹呢?
到时候就把她打上五十棍子,赶出去好了。
孙氏欢喜的畅想着美梦,甚至忍不住,咯咯笑出了声,完全没有留意到,门口有一道黑影悄然离开。
……
朱瞻基莫名其妙的接到了祖父要求他巡视大明的任务。
现在的朱瞻基,已经不再是当初缩在祖母身边求保护的孩子了,相反,他高大俊朗,文质彬彬,看起来就是个非常出色的继承者。
朱瞻基困惑的去找祖父。
“您让我巡视大明,这个我懂,可为什么一定要去这个地方?”
他指着永乐帝私下给他的密旨的一处。
“这里既不是边境,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物,税收也很正常,每年虽然也有些案子报上来,但都不是什么大案,怎么偏偏一定要让我去一趟这里?”
永乐帝意味深长的看着他:“等你去了,你就明白了。”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富有深意的道:“瞻基,不要让朕失望。”
朱瞻基:“?”
他一头雾水的来,又一头雾水的回去了。
不过,虽然怎么都想不通祖父的用意,但是已经布置下来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朱瞻基收拾好了行囊,和新婚的妻子胡氏做了告别,然后,带着他自己的班底,踏上了征程。
……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祖父一定要让我来这个地方走一趟了。
朱瞻基木着一张脸,看着眼前这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女人,差点没有直接崩溃。
他也想哭了,救命。
本来一切都很正常。
这些年,因为祖父的锐意改革和进取,大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边地的建设也在一步一步的加强,国内的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开展,民心归附,四海升平。
至少,现在再让朱瞻基上去干活,他就算脑子再怎么抽也不会弃边了。
毕竟现在的大明压根儿不缺那点钱。
所以,朱瞻基的巡视,意料之中的顺利。
自从天幕给他们科普了乾小四的南巡面子工程之后,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吸取了教训,虽然仍然保留了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但是也会坚持微服私访。
所以这回,
朱瞻基每到一个地方,都只是会简单的接见一下大臣,处理一下当地的大小事务,然后就会直接偷溜出去,看看百姓的真实生活。
结果……
他这边刚到一个地方,才把正事干完,正准备上路的时候,突然,他听见祖父派来的一个人开口了。
“小主子,您这段日子也辛苦了,不如出去打猎吧,正好,今日天气晴朗,适合打猎,您也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毕竟,做事也要劳逸结合嘛。”
这个人是他祖父永乐皇帝的人。
这件事情是他们祖孙俩都心知肚明的。
毕竟皇孙一天天长大,皇帝一天天年老,两个人的矛盾总会越积越多。
并不是说是他们两个感情不深厚,相反,朱棣祖孙俩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但是,感情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是双方都需要努力去维系的。
而多疑这种容易摧毁感情的东西,又是所有年老帝王都会有的通病。
所以,为了不让祖父对自己起疑心——主要是他也确实没干啥坏事,不需要太过防备——朱瞻基干脆就把一个众所周知的永乐皇帝的探子提拔到了心腹的位置。
这样,虽然让他的一切行动都暴露在了祖父的目光中,但是也成功的让他获得了朱棣的最深信任。
不过,这个探子虽然吃的是永乐皇帝的饭,但是对朱瞻基本人也挺忠心的,所以,在对方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朱瞻基其实没有起任何疑心,只当是自己的心腹心疼自己过分疲劳,所以才给了这么个建议。
再加上他也确实有一阵子没出去野了,于是就顺水推舟,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下来了。
直到他来到那座山下。
直到他看见了那小路上慌不择路逃跑的女人。
直到那个女人说自己姓孙,是邹平人。
朱瞻基:我麻了。
我说为什么祖父一定要让我来这里走一趟,敢情是担心我被触发什么奇怪的一见钟情buff吗?
朱瞻基可以发誓,是,自己一开始确实对这个姑娘心怀怜惜之情,毕竟作为一个正常男人,看见一个瘦弱又可怜的漂亮姑娘惊慌失措的模样,他下意识的产生一点同情之心,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