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垂死惊坐起的崇祯:“……什么?!”!
第250章 崇祯:擦擦口水
崇祯皇帝用惊疑不定的目光看着天幕。
他本就是个生性多疑、摇摆不定的人,这会儿被天幕一提醒,也不禁开始重新思考起往日那些看似忠良的文官。
好像……是有点问题的样子。
他压低了声音:“王承恩,你怎么看?”
今天,他身边跟着的太监不是自幼陪伴他的曹化淳,而是更年轻些的王承恩。
前者虽然是他还是皇孙时候的陪伴者,但现如今已经做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公务缠身,肯定是不能时时陪伴他左右的。
不过,毕竟是患难中磨砺出来的真情,朱由检一直都很信任曹化淳,连带着连对方提拔上来的王承恩也非常看重。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不禁在心底里暗暗庆幸自己的顶头上司曹化淳不在——对方可是和东林党关系极好的——然后才低着头,小心的回答:“奴才觉得,这里头说不定有什么误会,几位相公……瞧着都是公忠体国的,往日里对陛下也格外体贴尊重……”
他深知崇祯皇帝对文官们的看重,再加上这天幕也确实没给个准话,便不敢胡乱下定论,而是先给文人们大大的赞美了一番。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只不过,奴才深居宫中,对外头的事情难免有些不了解,说不定这天上的女人,也和奴才一样,是因此才对几位相公生了误解,陛下不妨仔细调查一番,要是真有什么误会,到时候说开就好了,也能保住几位相公的清名。”
王承恩虽然是曹化淳一手提拔上来的,但是他和文人们交情并不深,反倒是更忠心于皇帝,所以这会儿才会在这儿偷偷的上眼药。
总之,先让皇帝自己去调查。
要是真能查出什么,那也是那些文官命不好。
崇祯皇帝若有所思。
……
季驰光:“说到崇祯皇帝……哎,那可真是叫人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好。”
朱由检:“?”
他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勤政且爱国的好君王吗?
可靠与勤俭难道不是他身上最鲜明的底色吗?
这有什么好难评价的?
比起祖父这个咸鱼,曾曾
祖父这个花钱无度的道士,他难道不应该是一个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明君的皇帝吗?
季驰光:那还真不一定。
季驰光:“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因为刚刚连上天幕,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迎来亡国命运的朱由检:“……什么?!”
他突然爆发出的声音,把身边的王承恩也吓了一大跳。
不过……
王承恩的心同样扑通扑通的跳得飞快,眼中浮现出不敢置信。
虽然现如今的大明王朝确实是风雨飘摇,但是陛下励精图治,厉行节俭,按理说已经有中兴之主之相……怎么会呢?怎么会亡国呢?
崇祯自己也想不明白。
他干活这么努力,就差每天不眠不休的住在御书房里干活了,为什么还会变成末代君王?!
难道是……因为他还不够勤俭节约?
朱由检打了个冷颤。
不会吧,他已经够穷了啊。
不过好在,季驰光很快就给出了回答:“朱由检是一个情况非常复杂的皇帝,我个人对他的看法是——”
“一个刚愎自用、多疑小心、争做明君的……傻白甜。”
朱元璋:“???”
他脱口而出:“傻白甜是什么奇怪的形容?”
能够在他们家当上皇帝的,难道还真有傻子?
不会吧?
季驰光:“朱由检的情况,其实和朱厚照差不多,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离奇暴毙身亡,而他膝下五个皇子,只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
“前者……嗯,我们先前讲过了,易溶于水去世的,死况离奇。”
没有听过先前的直播,朱由检一脸困惑的听着所谓的“易溶于水”,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兄长他难道不是落水风寒去世的……吗?”
想到某种可能,崇祯皇帝的声音停了一下,他的脸色也一点一点的阴沉了下来。
易溶于水……
那位和他们血缘关系并不深切的武宗皇帝,似乎也是这样没的吧?
都是落水暴毙,都是年轻早逝,都是没有子嗣,
也都……和文官的关系不好。
武宗死了那么多年了,关于他死因不平凡的传闻一直喧嚣尘上,朱由检也有所耳闻。
只不过,往日这些事情他都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想,该不会……兄长的死也有阴谋?
脑海中出现这个设想的时候,像是有一道电流在顷刻之间划过了崇祯皇帝的身体,他倏地站了起来,把本就已经成了一只惊弓之鸟的王承恩吓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