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西王母掌管天下女仙,职务繁忙,陛下要是在里面实在找不到人也是正常,毕竟是神仙住的地方,都是设有阵法避免凡人误入的。】
【至于昆仑山在哪里?】
【在西域哦陛下~】
提前把丝绸之路开起来吧!
但是季驰光一定想不到。
秦始皇还没有动起来呢,第一个群魔乱舞的依旧是嘉靖。
他只把这件事情当成是仙人奖励自己放走宫女的好处,于是更信服了几分。
一边吩咐人调兵去东南沿海驰援戚继光,一边又派出了他手下的顶级探子锦衣卫们去昆仑山一探究竟。
锦衣卫:虽然我们确实很善于探听情报,但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真的不是这个!
嘉靖:有区别吗?这有区别吗?赶紧的走,等朕成仙了,必定带着你们这些有功之臣一起位列仙班!
季驰光干咳一声,拉回了所有激动的皇帝的注意力。
【我们再来说说张良和韩非两个人吧。】
激动的皇帝们:不,我不想听。
季驰光面无表情:你们爱听不听。
嬴政有些疑惑:“韩非,张良……寡人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两个名字?”
张良也就算了,听天幕的语气,是未来的人了,现在只怕还没有出生。
那韩非呢?
能青史留名,他怎么会不知
道?
【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来吧,我们先讲韩非。】
【韩非,他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学习吸收了整个法家的精髓,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1]
【如果说,嬴政为贯穿两千年封建古代历史的中央集权制度建起了一座房子,那韩非的思想就是其中的根基。】
【树无根不长,要是没有韩非的思想,只怕后来也不会有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
【精忠报国:韩非……可惜了,虽然但是,他是真的不会说话啊。】
【二凤:你光读他的作品,会觉得这一定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他的著作中把帝王和社会都研究透了。】
【南方难依:但你如果跟他交流,那真是说句话都好难……韩非就像是科研所里的研究技术宅,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式博士……人家是真的不会讲话啊!】
原因很简单,因为韩非不仅因为不受重视多少带点社恐在身上,还因为自己没怎么和人相处所以说不了太圆滑的话……最关键是,韩非还是个说话不利索的小结巴。
如此种种加起来,也难怪韩非在韩国多年都不受重视。
韩王听见他说话就烦啊。
季驰光看着他们的讨论,若有所思,下意识一句话脱口而出。
【但是……可可爱爱的小结巴也很棒啊!】
会让人很想……咳。!
第28章 李斯:是我赢了
【咳咳,刚刚说的话忽略哈,这不是重点。】
嬴政翻了个白眼。
“寡人倒要看看,这个韩非是什么人?”
【韩非,或者可以称他为韩非子,韩国贵族出身,是李斯的师弟,荀子的弟子,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可以说是非常的热血励志了。】
【小鳄鱼说你好老婆:既然提到了荀卿,就不得不感慨了,这确实是个很会教书的大佬啊,教出来的弟子青史留名的好几个。孔子的徒弟里面有七十二贤人,但是他们的名气大部分都是孔子带来的。荀子的弟子可不是,人家是自己搏出来的,还顺便把老师的名气又往上吹了一波。】
【北笙:但是又不得不默哀,因为大佬教出来的最厉害的徒弟全部跑去了别家(哭笑不得)。】
【南方难依:好在不是跑去了墨家,要不然大佬估计都气死了。】
儒家墨家死对头,双方的“感情”比海还深,这谁还不知道?
大秦廷尉李斯看着天幕,愣了一下,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师兄弟们,随后也有一种啼笑皆非之感。
同一时间门,还是少年郎的李斯看着天幕,捅了捅身边的韩非:“韩非,看,天幕上的小娘子提你呢。”
他的眼中不可避免的带着一丝羡慕。
能被天幕肯定的才华,又是青史留名的人,韩非不管是学成回国,还是去其他国家,一定都会受到重视。
“李斯、师兄,也、也有、大才。”
韩非干巴巴的应了一声。
和善于交际,精明干练的李斯不同,他虽然文采斐然,但确实不善口齿,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李斯和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师兄弟,对他的情况也是知道的,没说什么,而是继续仰头看着天幕,正好读到那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