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那他为什么不装呢?
他表现得很聪明世家会给他发钱吗?
不会。
他表现得很无用世家会把他拉下皇位吗?
更不会。
被李世民打压久了的世家们怕是高兴得不得了——总算来了一位好糊弄的皇帝。
恐怕他的皇位不稳,世家还会是第一个跳脚的。
聪明只需要表现给聪明人看,懦弱才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李治:完美!
……
季驰光:“第一步,李治是走稳了,至于第二步,立威,他也已经看好了目标。”
“还有比他的嫡亲兄长,当年那个声势赫赫的魏王,现在却日渐落魄的东莱郡王更合适的立威对象吗?”
“没有吧?”
小胖子李泰:“……”
不是,为什么要选我?
我不是都输给雉奴退出政坛了吗?
接下来的我难道不应该进入神隐状态再无音信了吗?
李泰:委屈巴巴.jpg
李世民:“……”
他摸了摸大胖儿子的头,低头沉思许久,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承认——他还没见过面的九儿子做的还真没错。
青雀这孩子,确实是拿来立威的最好人选。
一方面,李泰当年险些做了太子余威犹存,另一方面,李泰被先帝厌弃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李治拿他立威,即使还在热孝期,谁也说不出一句不好。
……
季驰光:“李治也没做别的什么,他只是吩咐了一句话——东莱郡王,不必进京奔丧了。”
满座皆惊。
皇帝去世,皇子进京奔丧是规矩。
李治免了李泰的奔丧礼,本质上就是在打他的脸——身为嫡子在尽孝这方面的权利居然还比不上庶子。
【珑夏:没想到啊,当初夹在两个哥哥中间做人的小可怜稚奴居然也站起来了(唏嘘)。】
【小葡籽: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李泰当初拿李承乾和李元昌的事情恐吓李治,欺负弟弟……现在报应不就来了吗?】
李世民的目光复杂。
虽然主播之前说了不少,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几个儿子间的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
承乾和青雀自相残杀,青雀恐吓雉奴,雉奴拿青雀立威……
咦,怎么每件事情都有青雀的影子?
额……这个问题就先不计较了。
……
季驰光:“李治下令让东莱郡王留在封地。”
“对此,史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濮王泰不在来限。”
“所有人都来了,偏偏扣下了同母同父的亲兄长,李治这么做,已经不是不给面子的问题了。”
“而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最难得的是,李治还顺手维护了一把自己的人设——听舅舅话的乖少年。”
“为什么?”
“因为长孙无忌也很烦李泰。”
“这道政令落在所有人眼中,名义上的发布者虽然是李治,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长孙无忌的授意。”
“当初李承乾落马,李世民被李泰哄的,差点都要答应下来了,这个时候还是长孙无忌拉着褚遂良和李勣,摆明车马跟着李治,严词表示绝对不能让李泰当太子。”
【秦始皇的宝贝:不会吧……话说回来,作为舅舅,我一直都以为长孙
无忌其实是无所谓哪个外甥当皇帝的,毕竟都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不是吗?不管哪个孩子做了皇帝,他都是独一无二的国舅爷。】
【柒夏:事实就是,李泰就是有这个本事,把除了他爹以外的所有人惹毛。】
季驰光:“要不然我为什么会说李泰是地位的最好人选?”
“在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已经去世的现在,李泰可以说是仅存王爵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人,李治这么做,可以说是一箭三雕。”
“首先,能够避免在这种皇位交替的关键时刻出现岔子。”
“虽然,李泰本人已经确定倒台了,但是他的党羽其实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清洗,仍然有着相当强大的势力——这点李世民做得就没有康熙绝了,要知道康熙的太子失势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胤礽母家的叔姥爷索额图的死。那位威风八面了一辈子的索相最后是被活活饿死在宗人府里的。”
“但是,李世民显然没有这份狠心,或者说,当时的他已经累了,两个儿子之间的斗争让他触目惊心,也让他心神俱疲,所以,实在不想再管这些。”
“所以,李泰即使被赶去了封地,他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其次,就是我们提过的,可以立威。”
“九儿先前的形象虽然是拿来唬人的,但是毕竟太有欺骗性,稍有不慎很容易让人真以为他是个傀儡皇帝,所以,李治也需要做一些事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