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鱼食这东西散碎,一次拈一点也够喂好几次的。
待循着人流走到锦鲤池,喻商枝才发现这寺庙卖的鱼食还是太多了。
只见这池子里的锦鲤各个生的膘肥体壮,灵性也是有的,就是全用在讨食上。
但凡有人接近池边围栏,它们便争先恐后地游过来长大鱼嘴,摆出一副嗷嗷待哺的样子。
温野菜抱起温三伢往下一看,“嚯,这鱼嘴够大的。”
温二妞眼尖,指着另一边池子边的花猫,“你们看,那边有猫想抓鱼!”
喻商枝顺势看过去,不禁失笑。
那猫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看着还没锦鲤的身子长。
一家人都宠温三伢,第一把鱼食让他洒。
果然吃的东西落下去,锦鲤就纷纷拍着尾巴你争我抢,水花四溅,旁边不想花钱买鱼食的人也跟着看热闹,一派乐融融的景象。
不过一刻钟过后,人群突然散去了小半,都往同一个方向去。
喻商枝叫住一个汉子,客气询问道:“这位兄弟,不知大家伙都是去哪里?”
那汉子脾气好,耐心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道门,“你们是头一回十五这天来观音寺吧?今天寺里有素面可以吃,不过也吃不饱,一人就一小碗,讨个吉利罢了。”
喻商枝跟人道了谢,转回来问温野菜,“要不要也去凑个热闹?”
答案是要凑的,毕竟今天来镇上就是奔着凑热闹来的。
把最后一点鱼食也洒进池子里,一家四口打算去吃口素面。
可是等到了地方,便显出他们是第一次来的事实。
因为素面是限量的,寺里伙头僧人手有限,一天供两次,一次只得一百份。
平日里没觉得小小的凉溪镇有那么多人,这会儿一百碗面竟是一眨眼就没了。
喻商枝和温野菜有点遗憾,却不可惜。
吃不到就吃不到,庙会上有的是好吃的。
正要转身离去,打算看看风景就离开,身后却突然冒出个声音,叫了声“恩公”。
喻商枝脚步一顿,登时猜到了来人是谁。
钱小少爷今日是随家人来拜佛,相对穿得素净,身上挂的鸡零狗碎少了不少,手上的扇子也换了一把竹骨水墨画的。
身旁跟着进宝,依旧是小小年纪一脸苦哈哈。
“恩公!”
钱云礼见自己没认错人,当即笑呵呵地走上前,执着扇子也给温野菜见礼。
“嫂嫂好。”
说罢又看向一大一小两个萝卜头,喻商枝赶紧介绍,“这是舍妹和舍弟。”
随即继续道:“二妞,三伢,这是钱少爷。”
温二妞和温三伢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出了迷茫。
少爷?
喻大哥和大哥什么时候还认识镇上的少爷了。
但人前礼数不能少,两人乖乖叫人,“钱少爷好。”
钱云礼觉得这两个萝卜头颇为乖巧,他在家是最小的,天天没人管,所以很爱在狐朋狗友群里充大哥,这会儿也不例外。
当即朝进宝伸手,示意他拿点东西来送人,一边面上眉眼弯弯,“叫什么少爷,叫钱大哥。”
进宝麻利地掏出两个银锞子,钱云礼接过,拍在温二妞和温三伢的掌心里。
“哥哥我送你们的见面礼,收着。”
两个小的赶紧看喻商枝和温野菜,喻商枝看了看钱云礼,想到钱家的做派,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收着吧,这是钱少爷的一番心意。”
于是两个小的又紧接着道谢,钱云礼最爱听人说谢谢,一派心花怒放。
喻商枝终于抓住机会问钱云礼,“钱少爷今日也来礼佛?”
殊不知这一说可打开了小少爷的话匣子,“我是陪我娘和我大姐来的,她们两个在里头念经敲木鱼,敲得我脑仁子疼,所以就跑出来了,没想到遇见了恩公和嫂嫂!”
说话时他两眼放光,里头分明写着:可算是被我寻着了乐子。
彼此聊了几句,钱云礼得知喻商枝和温野菜去晚了没赶上素面,当即道:“那素面有什么好吃的,清汤寡水的,还就那么两根。不过不是我说,这寺里大和尚做的豆腐斋还算有点滋味,比我们家厨子做的素斋好吃多了,你们别走了,一会儿跟着我们家一起吃,我娘早就念叨着想再见你们。而且二妞和三伢也在,我娘最喜欢小孩子!”
好好的拜佛成了蹭饭,喻商枝和温野菜也不想的。
但到底被钱云礼用搬出钱夫人的法子给拖住,不好意思走,一来二去,也就真等到了钱云书搀着钱夫人出来。
不久前进宝已经去知会了守在寺庙偏殿外的钱府丫鬟,因而两人已经知道喻商枝一家的到来。
钱夫人今日脖子上挂了个翡翠佛牌,珠光宝气的同时,也不失一份雍容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