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162)

作者: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往往一下雨,顺着高涨的水位,就会窜到旁人家的田里。

但因稻花鱼的鱼苗本就是天生地养的,所以经过温野菜的一番解释,喻商枝明白,这不叫占便宜,这叫大自然的馈赠。

“清蒸的吃腻了,回家做个红烧鱼块。”

温野菜对着大鱼流口水,三两句定下了这条鱼在锅里的结局。

两人又在田边守了好一阵,见雨势稳定下来,才携手一道回了家。

大鱼用草穿了,回家惹得两个小的一阵围观。

剖出来的鱼肠子之类都给了温二妞,让她拿去后院喂鸡鸭。

有些人家也拿这些喂狗,但大旺和二旺吃得好,对于“鱼下水”不屑一顾。

红烧鱼块一嘴咬下去都是鱼肉,汤汁蘸着馒头吃,回味无穷。

“大哥做饭越来越好吃了。”温二妞舔了舔嘴角的酱汁,拍了拍饱胀的肚皮。

喻商枝见她刚吃完就开始打饱嗝,赶紧进屋寻了几枚消食的山楂丸子,兄妹三人一人一颗。

这些山楂丸子是喻商枝自己在村里收了山楂做的,比起外头卖的更舍得放糖,个头也大。

每回哪怕是温野菜,也吃得很是起劲,这哪里是药啊,简直是零嘴。

实则也是这个时代零食太少,没有什么摄入糖分的机会。

不然若是在现代,喻商枝定会直接做成无糖的版本,那样才健康。

好不容易盼到雨停,喻商枝和温野菜终于可以去钱家的庄子上找人看田地。

去之前还得去寻村长打个招呼,一来是村里各户名下有多少土地,在他那里都有记录,这样才方便收粮税时与县里派下来的税官核对。二来是他们这十亩地的来由,不跟别人说,也需得跟村长,否则赶明有人乱传谣言,连个见证的人都没有,徒惹烦恼。

两人去时没空着手,喻商枝包了好些个自己搓的山楂丸子,村长家里孩子多,吃得也好,这东西用得上。

村长一见这东西,泛着一股子酸甜可口的气息,就知道里面加了糖的。

在乡下,加糖加盐、多油多酱的都是好东西,村长乐呵呵地接了,叫了自家媳妇过来取走,给各房分一分。

“你们小两口怎的一起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村里没人闲来无事找村长串门子。

喻商枝看了一眼温野菜,随即便掏出怀里的田契。

“村长,我们家新添了十亩地,想着跟您说一声。”

许百富原本在往旱烟袋里塞烟丝,闻言差点把烟袋锅子磕到地上。

“十亩地?你们去哪里买了十亩地?”

上回喻商枝和温野菜托他留意田地,他一直上着心。

但这几年的年景都不错,村里也没什么人遭了灾要变卖田产的,所以一时半会他还真没寻到。

要说再早两个月,倒是有一户早就迁居到镇上的人家变卖留在村子里的祖产,可惜那些肥田一早就让大地主抢光了。

正想着那日见到他们时说上一嘴,哪知人家手里已经攥了足足十亩地了!

见喻商枝似乎欲言又止,许百富站起来,喝退了在门前院子里疯玩的自家娃娃,顺道把门关了起来。

如此就不打紧了,喻商枝把田地的来由讲了一遍,听得许百富久久没回过神。

“钱老爷,可是那个地主钱老爷?”

说完他也知道是自己多嘴,放眼整个凉溪镇,哪还有第二个钱老爷!

“你竟救了那钱大老爷家的少爷,这可真是一桩善缘!”

许百富举着烟袋的手都有点发颤,料想眼前的喻商枝果然不是池中物,不过是去了几次镇上,都成了钱府的座上宾了。

这小小的一个斜柳村,哪里装得下他。

他翻看田契,全都是上等田。

而且这可是钱家放出来的十亩肥田,怕是一年能产不止两石粮食。

这人的际遇当真是羡慕不来。

许百富年纪大了,对许多事看得很开,更是信奉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以前村里人常说,为何温永福夫妻两个与人为善,偏偏好人不长命?

现在看来,八成是积的德行都用在了温野菜招赘婿这件事上。

转身去里屋上锁的箱子里取出田地册子和笔墨,翻到温家对应的一页,许百富不讲究地直接用口水润了润笔尖,把这几张田契上对应的要紧内容都写了上去。

写完后,他把册子转过去,让喻商枝查验。

村里人识字的不多,但遇到认字的,许百富都会直接让人家自己看。

“村长您办事,我们自然是信得过。”

喻商枝嘴上客气着,眼睛则快速扫了一遍,的确无误。

见年轻的夫夫两个要走,他又叮嘱道:“如今你们名下添了十亩地,之后缴的粮税可就要多了。也不知钱家给的地是什么情形,若是空地,赶紧种上粮食,良田最忌撂荒。你们家人口少,实在忙不过来,就是在村里请人帮把手,也万万不可耽误,如此明年秋收缴完粮食,还能剩下家里的口粮和多余出去卖的粮食,便是最好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