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给你画给你画,收音机给我。”
苏小春得意洋洋的转过身,看见他憋屈的神情,更加嘚瑟了。
“哼,早这样不就行了。”
第181章
苏小春夫妻俩带了四台收音机回来, 这事在生产队上下都传遍了。
全生产队之前就文队长一家有收音机嘞,可他俩一下就带了四台。
这几年收成好,又养了猪, 只要好好干, 一个壮劳力一年下来赚一百多没啥问题。虽然年末分了粮食以后还得跟大队买粮,可就算是买了粮食,家里也能余几十块的钱。
听说苏小春他们这收音机才六十块钱,还不要票。
要知道商店里收音机卖一百五十块呢,钱都好说,主要是票他们弄不着啊, 一般只有单位里的才有票,他们有票也不愿意分出来, 所以在生产队生活的他们想都不要想了。
一时间, 大家连过年的心思都没有了,纷纷心痒痒的也想要个收音机。
尤其是去年年中生产队上下都通了电, 尽管大家伙平时都舍不得用电, 灯都不开,照常用煤油灯。可如果是听收音机,还是能听一听的。
“我刚去姜秀秀家听了, 那声儿可清楚了, 比文队长家的还清楚。”
“那肯定是好收音机, 不好没那么清楚的。”
“主要还是不要票啊,咱上哪找不要票的的收音机去。”
“我去小春家问问,问问还有没有,有的话我也要一台。”
“带上我带上我, 正好今年我家攒了点钱,购买了。”
于是这年三十各家炮都不放了, 想买收音机的全赶去苏小春家。
朱玲在家翘脚望着,她男人在后面说,“你要想买咱也买一个,不是喜欢听《白毛女》吗?咱在家天天听都行。”
“你不知道!”朱玲没好气的回一句。
她现在就后悔上次苏小春回来的时候,自己不着四六的把气发她头上了。虽然小春啥也没说,但她自己回过味来臊得慌。
明明是她自家工作的事没安排妥当,跟小春有啥关系啊。
李秋萍也说得对,小春能去城里都是凭自己本事,能眼红吗?要自己有本事就上呗。
苏小春今天回来都在门口和大毛说话了,愣是没跟她搭一句话。往常哪里会这样,次次都喊玲嫂子喊得甜着呢。
反正她也没脸说苏小春,现在哪怕是知道人手里有门路能搞来收音机,她也不好意思过去问。
苏小春这才回来没多大会,还打算洗个手去帮赵翎的忙呢,院子里就进来了不少人。
全是想要收音机的。
农村娱乐生活非常匮乏,往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听文队长念报纸了。
后来文队长家弄来了收音机,大家伙的乐趣就变成了听收音机。
每天晚上吃完饭,就聚集在大队中心,坐在自己带来的板凳上,听《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沙家浜》等等。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喜欢听《白毛女》,有人喜欢听《沙家浜》,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想听什么而吵架。
如果有了自己的收音机,那不是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还能自己调频道。
“小春,你还记得我不?我是你王婶啊,你小时候还给你做过一双布鞋呢。”
“小春,你不是爱吃河里的虾米?这是今年夏天你叔网上来的,晒干了炒辣椒味道香得嘞。”
“春儿啊,我就是来问问还有没有收音机的,要有的话,给叔匀一台。”
大家伙都想要收音机,眼神中透出浓重的渴望。那是贫瘠匮乏的生活发出突然探索外面世界的讯号,大家不想再每天干活种地早早上-床睡觉,他们需要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份快乐生活的来源,就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价格便宜还好用的收音机。
苏小春感受到了这份渴望,她看见赵翎从厨房里出来。
“不好意思啊,叔叔婶子,这些收音机是之前就跟我们说好了弄来的,现在已经全拿走了,我这手里目前也没有多余的。”
她摊开手,表示自己现在真没有多余的能分。
“现在没有没事,以后还有不?过了年以后你们还能不能搞来,要是能搞的话给我留一台。”有人在后面大声说道。
苏小春侧头看向赵翎,赵翎微微颔首,示意大家安静。
“收音机呢是安城市红旗制造厂的瑕疵品,瑕疵品的意思就是没那么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价格便宜,你们也知道,只要六十块,还不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