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春微微一笑,“儿科就是给孩子看病的,孩子不应该受到这种事的影响,可以尽快把孩子带过来看看。”
姜蝶听她这么说,之前求医无望的心被注入了新的希望,她眼睛亮得很,慌忙点头。
“可以可以,我等会就回家带他过来。”
这件事解决了,刘三妹坚持给苏小春赔了钱。苏小春也大方接受,不接受怕是没法走。
她回到儿科没多久,姜婶也带着自己儿子过来了。
看到小孩的一瞬间,苏小春眉头都皱成了川字。
“太瘦了。”
眼前的孩子都瘦成麻杆了,脑袋还大,但手腕却细得跟大人的拇指差不多。
“是啊是啊,他出生那年,我男人正好犯事。当时我又惊又吓的,直接没了奶水,没办法,只能给他吃糊糊。再后来我工作没了,到这来打扫卫生,发的工资不够我们娘俩吃喝。我只能去买些红薯芋头,蒸熟捣烂给他吃。”
虽然大家喊姜蝶姜婶,其实她也就四十不到,除了这个儿子,其实还有个大女儿。那时候她的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哪里养得起?过得太苦了,导致她这几年也老得特别厉害。
前年大女儿主动下乡,手头上稍微宽裕了点,姜婶也想买些好东西给孩子吃,可就算买了,还是那样,一点肉不见长。
苏小春手放在孩子细细的手腕把脉,又仔细检查了眼睛舌头还有面色。
“是肝郁脾虚。”
虽然从姜婶的描述中,她认为是孩子吃得不好才这么瘦的。
只是这年代吃得好的少,吃得不好的才是大多数,有人吃得不好依然长大高个,身体壮壮的。有人吃得再好也吸收不了,怎么都不长肉。
苏小春虽然主导西医,但她同样精通中医,一眼就看到孩子黄到很不对劲的面色,再看了舌苔和眼睛,基本已经确认了。
“这,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春点头,“小儿常见症状,他是不是不怎么出门?”
姜蝶尴尬的嗯了声,“是的,受他爸的影响,出去其他孩子会说他是小反动派,经常挨欺负。次数多了,他就不爱出门。”
“以前他姐姐在还能出去一点,后来他姐姐走了,家里只剩我和他,我平时都要来医院,他不愿跟着,就只能呆在家里。”
苏小春了解了,可以说基本是不出门的。
“中医有句话,孩子是需要接地气的,就是说孩子得出去接触土地阳光新鲜空气还有树木等等。一是对眼睛好,二是能锻炼身体,三呢对性格养成也很有帮助。”
“不出门的孩子,脾气性格不会太好。再加上不怎么活动,你们家吃得也不太行,他吸收能力就变得很差。”
“脾是生产者,相当于把吸收的能量送到各个器官,促进生长。而肝是协调者,负责调理气血津液的运行,促进孩子长高长肉。你这两样都不行,吃什么都不会长肉的。”
苏小春尽量简单的解释清楚,开始在单子上开药。
“我先开一味药方,一天吃两次,坚持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再带来看看,我调整药方,他这个情况属于比较严重的,调理起来比较费时间。”
姜蝶连连点头,“我懂我懂,只要能治好,怎么样都行。”
“你不用太担心,平时可以把他带到医院来,医院人多,大家都忙,没那么多闲工夫问什么成分问题。”
苏小春写好单子,随口说道,将单子递给她。
姜蝶听她这么说,心里愈发愧疚,“苏医生,我真的,其实我没想偷的。就是实在没办法,想给孩子补一补。”
苏小春一拍脑门,“你不说我还忘了。”
她起身到柜子那,将柜子打开,拿出两袋奶粉,直接放到姜蝶手里。
“麦乳精其实不是什么好营养品,奶粉比较好,给孩子吃吧!”
姜蝶哪里敢要,赶紧推辞,“不用不用,我,我自己给孩子买就行。”
“我不爱喝这个,一股子腥味,你不要我直接扔了。”苏小春虎下脸,作势要直接扔出去的样子。
“那,那给我吧。”姜蝶无奈收下,眼看着又要哭了,但她忍住了,只牵着孩子手,跟苏小春道谢。
“谢谢你,姜医生,你真是个好医生,和之前的杨医生完全不一样。”
她还记得杨建强骂她不要脸,是不是要害他的狰狞样子,也记得杨建强说她的孩子就应该早点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