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去,你们懂个屁!”
等那群人走远了,苏驰才俯下身,趴到桌边压低了嗓音对顾云秋道:
“西戎王庭,是戎王一家加上十二翟王共同主政的部落形式。”
“六七年前之所以会内乱,是因为老戎王的原配王妃膝下长子意外战死,而其他几个儿子各自为政,继任的荷娜王妃膝下儿子年幼、不能主事,这才形成了内乱。”
“如今都过去七年了,西戎人再傻,也该厮杀出个胜负了。朝廷这会儿却还坚持削减西北大营的开□□等西戎卷土重来,不就白送么?”
说到这儿,苏驰脸上闪过一抹嘲色:
“可惜朝堂上都是固执己见的死老头,为着个皇后的死,逼得良将离心、忠臣疏离。一帮自诩高明的蠢材,永远只看得到眼前的三分利。”
他这些话,顾云秋听得云里雾里。
但从前世的经验上来看——
西戎王庭确实是在内乱了几年后重新趋于稳定,由苏驰提到的荷娜王妃暗中掌权,联合十二翟王发兵攻打了锦朝西北边境。
而自请到西北军营的四皇子凌予权,也在那场围攻中不幸丧命。
西北大营数十万将士誓死戍边,战至弹尽粮绝。
虽也确实守下了黑水关,但却死伤惨重,镇国将军徐振羽也重伤昏迷了半年之久。
顾云秋想了想,扬眉:“那大哥买官,要多少银子?”
苏驰一愣,酒液顺虎口浸湿了衣袖都没注意到。
顾云秋从袖中取出一张刚才点心给他的银票:
“七百两够不够?”
呯——
苏驰手中的酒坛应声而落。
刚才苏驰醉醺醺议论那些,有人细听、有人没有,但是当顾云秋说出那个“七百两”后,整个大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驰瞪大眼睛看他,嘴唇翕动,半天没吐出一个字。
而顾云秋只是似笑非笑地睨着他,惊骇之下、苏驰的眼神清明,根本不见一丝醉态,刚才的一切倒仿佛是他装出来的。
“你……”
半晌后,苏驰终于开口,他声音嘶哑:“你,就不怕我骗你么?”
顾云秋俏皮地眨眨眼,用只得他们两人听见的气声道:
“那大哥刚才那么一大通醉酒闹事,不就——白演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
苏驰总选择在酒楼这种人多的地方装酒疯子大闹,就是希望能遇上一个愿意给他买酒的好心人。
这人都愿意给酒疯子买酒,可见财力不一般。
这样苏驰就能借着酒劲儿将自己的宏图壮志一说,对方听了便有后续;对方不听,他便当成是大醉一场、自己说的都是醉话。
也是兵行险着、出其不意。
真不愧,是后来的所谓“妖相”。
这回,换顾云秋不给苏驰说话的机会,他起身冲苏驰道:
“再者,我还算有些余钱,被大哥骗一回也不至于就倾家荡产。”
“丢钱事小、丢人事大,大哥之前不还说吗——要扶摇直上九万里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是李太白的一句诗。
他年少时游渝州,因不循旧礼和流俗拜谒,而被当地刺史李邕冷遇。
年少怀豪情的李太白便在临走时写下了这首诗反讽、揶揄李邕的傲慢,最末一联更以“宣父犹能畏后生”句,来讽时人的慢待少年人。
“……”
苏驰沉默,一时无言。
顾云秋又拍拍手,一边吩咐点心去找店小二来收拾残局,一边眼睛亮亮地看向他:
“怎么样,苏大哥这回愿意跟我上楼,去雅阁坐坐了吧?”
苏驰拧眉,看顾云秋一会儿后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少年郎——!”
他反手挽剑花将随身长剑还剑入鞘,然后长袖一摆:
“自当奉陪。”
等顾云秋他们上楼后,双凤楼内的一众宾客才议论起来:
“这小公子谁啊……有钱没地儿花吗?”
“这钱给了苏驰,不是打水漂吗?”
“就是,我敢打保票,他拿到了钱,肯定明天就去赌了。”
“这小公子你们都不知道啊?”店小二一边擦桌子一边介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宁王世子啊。”
宁王世子?
众宾客安静了一瞬,而后又炸开锅般七嘴八舌:
“就是那个烧了太后百子图还能幸免于难的宁王世子?”
“听说他还砸了陛下很喜欢的一块砚台!放走了贵妃养了很多年的鹦鹉,还有还有,你们看见他身上穿的那套锦袍没有?”